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4-24页 |
1.1 中国花生生产概况 | 第14-16页 |
1.2 中国花生消费概况 | 第16-17页 |
1.3 中国花生贸易概况 | 第17-18页 |
1.4 花生黄曲霉毒素概述 | 第18-20页 |
1.4.1 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| 第18-19页 |
1.4.2 花生黄曲霉毒素的发生及污染环节 | 第19-20页 |
1.5 花生黄曲霉毒素抽样技术研究进展 | 第20-22页 |
1.5.1 抽样调查的重要性 | 第20-21页 |
1.5.2 国内外花生中黄曲霉毒素取样技术研究进展 | 第21-22页 |
1.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中国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特征分析 | 第24-36页 |
2.1 前言 | 第24页 |
2.2 实验材料 | 第24-25页 |
2.2.1 产后花生样品 | 第24页 |
2.2.2 主要仪器及试剂 | 第24-25页 |
2.3 试验方法 | 第25-28页 |
2.3.1 代表性花生样品的采集 | 第25页 |
2.3.2 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提取和检测 | 第25-27页 |
2.3.3 统计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3页 |
2.4.1 以省为单位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现状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4.2 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省间差异显著性分析 | 第29-30页 |
2.4.3 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省内县间差异显著性分析 | 第30页 |
2.4.4 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县内年份间差异显著性分析 | 第30-31页 |
2.4.5 不同主产省产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分层分析 | 第31页 |
2.4.6 样本黄曲霉毒素B1平均值与样本标准差回归分析 | 第31-33页 |
2.4.7 样本黄曲霉毒素B1平均值与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 | 第33页 |
2.5 讨论 | 第33-34页 |
2.6 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取样方法研究 | 第36-43页 |
3.1 前言 | 第36页 |
3.2 实验材料 | 第36页 |
3.3 中国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普查样本容量研究 | 第36-37页 |
3.4 以省为单位产后花生黄曲霉毒素监测最优抽样方案探讨 | 第37-42页 |
3.4.1 基于样本容量和精确度的抽样方案的研究 | 第39-42页 |
3.4.2 基于成本和精确度的最优抽样方案的探讨 | 第42页 |
3.5 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全文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