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--作曲理论论文

贺绿汀管弦乐曲《森吉德玛》创作特征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引言第7-11页
    (一) 选题缘由第7页
    (二) 研究现状第7-9页
    (三) 选题内容第9页
    (四) 研究方法、目的及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研究方法第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9-11页
一、贺绿汀艺术历程与音乐创作概述第11-17页
    (一) 贺绿汀与音乐的不解之缘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音乐求学之旅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初涉电影音乐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炮火洗礼的音乐艰程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呕心沥血的上音岁月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5、誉满一生,放眼未来第14-15页
    (二) 贺绿汀音乐创作概述第15-17页
二、贺绿汀管弦乐曲《森吉德玛》创作技法第17-31页
    (一) 深厚的民族情怀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选材的民族特征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旋律以及调式调性的民族特征第17-21页
    (二) 曲式结构分析第21-25页
    (三) 复调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长音衬腔式复调因素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呼应式的复调因素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多旋律对比的复调因素第27-28页
    (四) 和声分析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三度叠置和弦的运用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替代音和弦的运用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、色彩性空五度和弦的运用第29-31页
三、贺绿汀管弦乐曲《森吉德玛》配器研究第31-52页
    (一) 《森吉德玛》各乐器组和声排列技巧与音色组合的特点第31-4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弦乐组的和声排列技巧及音色组合的特点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木管组和声配置技巧及音色组合的特点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、铜管组和声排列及音色组合的特点第39-41页
    (二) 《森吉德玛》配器手法中音色的合理使用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对比音色的使用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混合音色的使用第46-47页
    (三) 《森吉德玛》配器技术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对乐句的着重强调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乐句之间的转换与连接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音区的扩展与收缩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力度的增强与减弱第50页
    (四) 《森吉德玛》与管弦乐变奏第50-52页
四、贺绿汀管弦乐曲《森吉德玛》的创作特征对未来音乐的启示第52-54页
    (一) 贺绿汀作品中的配器手法在教学中的探索第52页
    (二) 呼唤人们关注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第52-53页
    (三) 从民歌改编的管弦乐曲的发展历史看中国交响乐未来第53-54页
结语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7页
致谢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山西省昔阳县迓鼓田野调查与研究--以青岩头村和里安阳沟村为例
下一篇:鄂尔多斯准格尔漫瀚调的演唱探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