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发动机论文--往复式发动机论文--部件、零件论文--配气机构论文

某发动机排气歧管的热疲劳分析与优化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主要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1.4 本章小结第17-18页
2 排气歧管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第18-28页
    2.1 基本守恒方程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质量守恒方程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动量守恒方程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能量守恒方程第19-20页
    2.2 湍流模型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标准κ-ε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RNG κ-ε模型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2.3 排气歧管内流场CFD计算模型的建立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排气歧管三维内流场几何模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CFD网格模型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边界条件第24页
    2.4 内流场仿真结果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3 排气歧管的热应力及热变形分析第28-38页
    3.1 热传导第28-29页
    3.2 热应力的广义虎克定律第29-30页
    3.3 排气歧管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0-31页
    3.4 排气歧管温度场分析第31页
    3.5 排气歧管热应力及热变形分析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边界条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排气歧管热应力分析结果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排气歧管热变形分析结果第34-36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6-38页
4 排气歧管热模态分析第38-46页
    4.1 热模态定义第38页
    4.2 热模态分析理论第38-39页
    4.3 排气歧管的自由热模态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4.4 排气歧管的约束热模态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4.5 模态评价第44-45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5 排气歧管热疲劳分析第46-52页
    5.1 疲劳的基本概念第46页
    5.2 疲劳的分析方法与疲劳设计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 5.3 低周热疲劳理论第47-48页
    5.4 排气歧管热疲劳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50-52页
6 排气歧管的结构改进第52-62页
    6.1 改进方案的提出第52页
    6.2 改进后的几何模型第52-53页
    6.3 改进前后排气歧管热应力与热变形对比分析第53-56页
    6.4 改进前后排气歧管的约束热模态对比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 6.5 改进前后排气歧管的热疲劳对比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6.6 本章小结第60-62页
7 结论与展望第62-64页
    7.1 全文总结第62-63页
    7.2 研究展望第63-64页
致谢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9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附录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PWBS的造船精细化任务分解标准研究
下一篇:基于热力学的堆石体本构模型的研究与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