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部分 绪论 | 第8-19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(一) 理论意义 | 第9页 |
(二) 实践意义 | 第9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9-17页 |
(一) 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| 第9-17页 |
(二) 现有研究中的不足 | 第17页 |
四、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(一) 研究的难点 | 第17-18页 |
(二)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8页 |
五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8-19页 |
(一) 研究思路 | 第18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第二部分 交叉学科概述 | 第19-27页 |
一、相关概念辨析 | 第19-20页 |
(一) 学科 | 第19页 |
(二) 交叉学科 | 第19-20页 |
(三) 跨学科 | 第20页 |
二、交叉学科的分类 | 第20-24页 |
(一) 黑克豪森分类 | 第21-22页 |
(二) 刘仲林分类 | 第22-24页 |
三、交叉学科的特征 | 第24-27页 |
(一) 跨学科性 | 第24-25页 |
(二) 实用性 | 第25页 |
(三) 偏序性 | 第25-27页 |
第三部分 交叉学科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| 第27-34页 |
一、交叉学科是科学知识发展的必然趋势 | 第27-28页 |
二、交叉学科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| 第28-31页 |
(一) 交叉学科的跨学科性有助于促成学生知识结构的开放性、合理性 | 第28-29页 |
(二) 交叉学科的跨学科性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跨学科思维的自觉性 | 第29-30页 |
(三) 交叉学科的实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| 第30-31页 |
三、交叉学科培养本科人才的必要性 | 第31-34页 |
(一) 科学知识体系具有整体化的本质属性 | 第31-32页 |
(二) 培养创新人才的呼唤 | 第32-34页 |
第四部分 交叉学科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9页 |
一、传统观念的束缚 | 第35页 |
二、交叉学科环境的缺失 | 第35-37页 |
三、课程设置不合理 | 第37-38页 |
四、交叉学科交流和学习氛围淡薄 | 第38-39页 |
第五部分 交叉学科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实施对策 | 第39-44页 |
一、强化交叉学科教育理念 | 第39页 |
二、促进交叉学科发展,形成学科交叉大环境 | 第39-40页 |
三、科学设置交叉学科专业,加强交叉学科课程建设 | 第40-42页 |
四、发挥教学与科研互动作用,寓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于交叉学科科研活动中 | 第42页 |
五、营造交叉学科学习的文化氛围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