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水路运输论文--船舶工程论文--船舶机械论文--船舶系统论文--空气调节系统论文

船舶驾驶室空气环境综合评价与数值模拟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计算流体动力学研究方法综述第11-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空气环境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空气环境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空气环境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1.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-20页
第2章 室内热环境与热舒适性评价准则及要素第20-27页
    2.1 影响人体热舒适性主要因素分析第20-22页
    2.2 驾驶室热舒适性标准第22-23页
    2.3 气流组织分布性能评价要素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污染物排除效率评价要素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能量利用系数评价要素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热舒适性评价要素第24-26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3章 驾驶室空气环境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第27-41页
    3.1 驾驶室内空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空气品质主观评价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空气品质客观评价方法第28-30页
    3.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物元评价方法构建第30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评价指标确定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物元评价模型的建立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传统层次分析法权重系数存在问题分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评权矩阵标度数值方法改进第33-37页
    3.3 综合评价实例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4章 驾驶室模型建立及空调系统参数计算第41-47页
    4.1 船舶驾驶室几何模型构建第41页
    4.2 船舶驾驶室通风设计参数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4.3 驾驶室空调总得热负荷量及通风参数计算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空调系统总得热负荷量计算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驾驶室通风口送风量计算第45页
    4.4 驾驶室模型简化处理第45-4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5章 驾驶室气流组织数值模拟分析第47-69页
    5.1 驾驶室内气流分布形式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送风口与回风口功能分类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典型气流分布主要形式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5.2 驾驶室仿真计算模型建立第49-50页
    5.3 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第5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后侧送后侧下回方式气流组织分布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两侧送风后侧下回方式气流组织分布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圆形散流器送后侧下回方式气流组织分布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方形散流器送后侧下回方式气流组织分布第58-61页
    5.4 舷窗前侧下回风方式气流组织分布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后侧送前侧下回方式气流组织分布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两侧送前侧下回方式气流组织分布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圆形散流器送前侧下回方式气流组织分布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方形散流器送前侧下回方式气流组织分布第63-64页
    5.5 冬季方形散流器送风方式气流组织分布第64-65页
    5.6 驾驶室气流组织热舒适性评价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平均温度与平均风速指标评价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空气分布特性指标评价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6.3 能量利用系数指标评价第67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67-69页
结论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5-76页
致谢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欺负情境中旁观者施助行为意图的影响机制研究
下一篇:仙桃市耕地质量监测类型区划分及监测单元布设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