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引言 | 第10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4 论文结构 | 第12-14页 |
2. 文献综述 | 第14-18页 |
2.1 英语学习动机 | 第14-16页 |
2.1.1 学习动机的定义 | 第14页 |
2.1.2 学习动机的类型 | 第14-15页 |
2.1.3 外语学习动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2.1.4 影响外语学习动机因素 | 第16页 |
2.2 教学策略相关理论 | 第16-18页 |
2.2.1 教学策略的定义 | 第16-17页 |
2.2.2 有关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3.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| 第18-20页 |
3.1 研究问题 | 第18页 |
3.2 研究对象 | 第18页 |
3.3 研究工具 | 第18-20页 |
3.3.1 问卷调查 | 第18-19页 |
3.3.2 课堂观察 | 第19页 |
3.3.3 个别访谈 | 第19-20页 |
4. 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0-30页 |
4.1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英语学习机状况调查分析 | 第20-26页 |
4.1.1 学生英语基础水平 | 第20页 |
4.1.2 学生英语掌握状况的自我评价 | 第20-21页 |
4.1.3 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情况的分析 | 第21-22页 |
4.1.4 英语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分析 | 第22-23页 |
4.1.5 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情况调查 | 第23-24页 |
4.1.6 学生英语学习目标情况调查 | 第24页 |
4.1.7 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感受情况 | 第24-25页 |
4.1.8 学生英语学习环境分析 | 第25-26页 |
4.2 影响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 | 第26-28页 |
4.2.1 英语基础薄弱,学习兴趣不浓厚 | 第26页 |
4.2.2 学习目标不明确,学习动力不足 | 第26-27页 |
4.2.3 教学激励不充分,学习自信心缺失 | 第27页 |
4.2.4 英语学习的氛围不浓厚,学习劲头难以持久 | 第27-28页 |
4.2.5 英语教学模式单一,学习效果不佳 | 第28页 |
4.3 调查结论 | 第28-30页 |
5. 激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教学策略 | 第30-35页 |
5.1 培养学生内在兴趣,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| 第30-31页 |
5.2 丰富教学模式与手段,激发学习动机 | 第31-32页 |
5.2.1 加强学生互动交流 | 第31-32页 |
5.2.2 运用信息化教学 | 第32页 |
5.2.3 采用多样化的课堂组织形式 | 第32页 |
5.3 开展第二课堂,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| 第32-33页 |
5.4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,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| 第33页 |
5.5 完善评价机制,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| 第33-35页 |
6. 总结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附录 | 第38-44页 |
附录1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| 第38-40页 |
附录2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英语课堂观察表 | 第40-41页 |
附录3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英语教师访谈提纲 | 第41-42页 |
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| 第42-43页 |
附录5 接受访谈学生的基本情况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