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绪论 | 第13-21页 |
1.1 多糖概述 | 第13-14页 |
1.1.1 多糖的组成 | 第13页 |
1.1.2 多糖的分类 | 第13-14页 |
1.2 多糖的结构修饰 | 第14-16页 |
1.2.1 多糖的硫酸化 | 第15页 |
1.2.2 多糖的磷酸化 | 第15页 |
1.2.3 多糖的乙酰化 | 第15-16页 |
1.2.4 多糖的羧甲基化 | 第16页 |
1.3 多糖的构效关系研究 | 第16-19页 |
1.3.1 多糖的结构分类 | 第16-17页 |
1.3.2 多糖的主链结构 | 第17页 |
1.3.3 多糖的支链结构 | 第17页 |
1.3.4 多糖的高级结构 | 第17-18页 |
1.3.5 多糖的取代基和取代度 | 第18页 |
1.3.6 多糖的相对分子量 | 第18页 |
1.3.7 多糖的溶解性 | 第18-19页 |
1.4 苹果渣研究进展 | 第19-20页 |
1.5 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5.1 研究目的和内容 | 第20-21页 |
2 硫酸酯化苹果多糖的制备 | 第21-29页 |
2.1 引言 | 第21页 |
2.2 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21-22页 |
2.2.1 材料与试剂 | 第21-22页 |
2.2.2 设备与仪器 | 第22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2-25页 |
2.3.1 苹果渣挤压改性 | 第22页 |
2.3.2 苹果多糖提取 | 第22-23页 |
2.3.3 硫酸酯化苹果多糖的制备 | 第23页 |
2.3.4 SAPP的分离纯化 | 第23页 |
2.3.5 取代度测定 | 第23-24页 |
2.3.6 总糖含量测定 | 第24页 |
2.3.7 蛋白质含量测定 | 第24-25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25-28页 |
2.4.1 硫酸酯化苹果多糖的制备 | 第25-26页 |
2.4.2 取代度的测定 | 第26页 |
2.4.3 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 | 第26-28页 |
2.5 小结 | 第28-29页 |
3 硫酸酯化苹果多糖结构特性 | 第29-44页 |
3.1 引言 | 第29页 |
3.2 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29-30页 |
3.2.1 材料与试剂 | 第29-30页 |
3.2.2 设备与仪器 | 第30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30-32页 |
3.3.1 紫外光谱分析 | 第30页 |
3.3.2 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0页 |
3.3.3 单糖组成测定 | 第30-31页 |
3.3.4 分子量测定 | 第31页 |
3.3.5 高碘酸氧化 | 第31页 |
3.3.6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| 第31页 |
3.3.7 扫描电镜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4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2-42页 |
3.4.1 紫外光谱分析 | 第32页 |
3.4.2 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4.3 单糖组成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4.4 分子量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4.5 高碘酸氧化 | 第36-37页 |
3.4.6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| 第37-40页 |
3.4.7 扫描电镜分析 | 第40-42页 |
3.5 小结 | 第42-44页 |
4 硫酸酯化苹果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| 第44-52页 |
4.1 引言 | 第44页 |
4.2 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44-45页 |
4.2.1 材料与试剂 | 第44-45页 |
4.2.2 设备与仪器 | 第45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45-47页 |
4.3.1 还原力测定 | 第45页 |
4.3.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| 第45-46页 |
4.3.3 超氧阴离子(O_~2-·)清除能力测定 | 第46页 |
4.3.4 羟自由基(?OH)清除能力测定 | 第46页 |
4.3.5 ABTS~+?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| 第46-47页 |
4.4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7-50页 |
4.4.1 还原力测定 | 第47-48页 |
4.4.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| 第48页 |
4.4.3 超氧阴离子(O_2~-·)清除能力测定 | 第48-49页 |
4.4.4 羟自由基(?OH)清除能力测定 | 第49-50页 |
4.4.5 ABTS~+?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| 第50页 |
4.5 小结 | 第50-52页 |
5 硫酸酯化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| 第52-61页 |
5.1 引言 | 第52页 |
5.2 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52-53页 |
5.2.1 材料与试剂 | 第52-53页 |
5.2.2 设备与仪器 | 第53页 |
5.3 实验方法 | 第53-54页 |
5.3.1 MTT实验原理 | 第53页 |
5.3.2 实验方法 | 第53-54页 |
5.4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4-59页 |
5.4.1 APP及其硫酸酯化衍生物作用RKO细胞后的形态变化 | 第54-55页 |
5.4.2 硫酸酯化苹果多糖对RK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| 第55-56页 |
5.4.3 硫酸酯化苹果多糖对MDA-MB-231 细胞后的形态变化 | 第56页 |
5.4.4 硫酸酯化苹果多糖对MDA-MB-231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| 第56-57页 |
5.4.5 硫酸酯化苹果多糖对Hep G2细胞后的形态变化 | 第57页 |
5.4.6 硫酸酯化苹果多糖对Hep 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| 第57-58页 |
5.4.7 硫酸酯化苹果多糖对HL7702细胞后的形态变化 | 第58页 |
5.4.8 硫酸酯化苹果多糖对HL7702增殖的抑制作用 | 第58-59页 |
5.5 小结 | 第59-61页 |
6 结论、创新点及展望 | 第61-63页 |
6.1 结论 | 第61-62页 |
6.2 创新点 | 第62页 |
6.3 展望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1页 |
附录1 单糖测定气相色谱图 | 第71-7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