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页 |
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8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(一)教育变革的时代要求 | 第10页 |
(二)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| 第10页 |
(三)合作学习中教师行为的重要性 | 第10页 |
二、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0-12页 |
(一)合作学习 | 第10-11页 |
(二)教师行为 | 第11-12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(一)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(二)教师行为的相关研究 | 第13-15页 |
四、研究意义 | 第15页 |
(一)理论意义 | 第15页 |
(二)实践意义 | 第15页 |
五、研究设计 | 第15-18页 |
(一)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(二)研究对象 | 第16页 |
(三)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行为的现状 | 第18-28页 |
一、合作学习设计阶段教师行为的现状 | 第18-20页 |
二、合作学习目标呈现阶段教师行为的现状 | 第20页 |
三、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活动阶段教师行为的现状 | 第20-25页 |
四、合作学习评价阶段教师行为的现状 | 第25-26页 |
五、合作学习反馈与补救阶段教师行为的现状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28-36页 |
一、合作学习设计阶段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28-31页 |
(一)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解存在偏差 | 第28-29页 |
(二)教师合作学习的前期准备不足 | 第29-30页 |
(三)教师设计的合作学习内容不够合理 | 第30页 |
(四)教师对于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分组不够科学 | 第30-31页 |
二、合作学习目标呈现阶段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31-32页 |
(一)教师在合作学习前不呈现合作学习目标 | 第31页 |
(二)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目标呈现不够及时 | 第31-32页 |
(三)教师单纯呈现学习目标却没有细致的讲解 | 第32页 |
三、合作学习小组活动阶段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32-34页 |
(一)教师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 | 第32-33页 |
(二)教师给学生的合作讨论时间不合理 | 第33页 |
(三)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参与度不高 | 第33-34页 |
四、合作学习评价阶段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34页 |
(一)教师对合作学习评价关注点不全面 | 第34页 |
(二)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形式单一 | 第34页 |
五、合作学习反馈与补救阶段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34-36页 |
(一)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反馈与补救不及时 | 第34-35页 |
(二)教师在合作学习后反馈与补救方法单一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行为的改进对策 | 第36-45页 |
一、合作学习设计阶段教师行为改进对策 | 第36-39页 |
(一)积极转变教师观念,加强合作学习理论知识学习 | 第36页 |
(二)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任务的布置 | 第36-37页 |
(三)教师要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 | 第37-38页 |
(四)教师要科学组建合作小组并明确分工 | 第38-39页 |
二、合作学习目标呈现阶段教师行为的改进对策 | 第39页 |
(一)教师要及时呈现合作学习目标 | 第39页 |
(二)教师要对合作学习目标进行细致的讲解 | 第39页 |
三、合作学习小组活动阶段教师行为的改进对策 | 第39-41页 |
(一)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| 第39-40页 |
(二)教师给学生的合作讨论时间要合理 | 第40页 |
(三)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 | 第40-41页 |
四、合作学习评价阶段教师行为的改进对策 | 第41-42页 |
(一)树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| 第41页 |
(二)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合作学习 | 第41-42页 |
五、合作学习反馈与补救阶段教师行为的改进对策 | 第42-45页 |
(一)提升教师对合作学习反馈与补救的重视程度 | 第42-43页 |
(二)多种方法对合作学习进行反馈与补救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结束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附录一 | 第48-50页 |
附录二 | 第50-51页 |
附录三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