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发展心理学(人类心理学)论文--女性心理学论文

女性领导力、领导原型和领导意愿的关系研究--基于感知领导力视角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3页
    1.1 问题提出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2-13页
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3-24页
    2.1 女性领导力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概念界定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女性领导力的结构特征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女性领导力的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女性领导力的相关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2.2 领导联结主义模型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领导联结主义模型的产生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领导联结主义模型的作用机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领导联结主义模型的相关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2.3 领导原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领导原型的定义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领导原型的结构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领导原型的相关研究第21页
    2.4 领导意愿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概念界定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领导意愿的相关研究第22-24页
第三章 研究总体设计第24-31页
    3.1 研究构想第24-25页
    3.2 研究内容与假设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性别与人际感知领导力的关系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领导原型对性别和人际感知领导力的作用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自我感知领导力的中介作用第26-28页
    3.3 研究方法第28页
    3.4 研究过程第28-30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30-31页
第四章 研究一:目标性别对人际感知领导力的直接作用研究第31-38页
    4.1 研究目的第31页
    4.2 研究假设第31页
    4.3 研究对象第31-32页
    4.4 研究工具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描述特定员工的文字材料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全球领导力印象量表第33页
    4.5 研究流程第33-34页
    4.6 研究结果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研究工具的质量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目标性别和人际感知领导力的关系第36-38页
第五章 研究二:目标性别对人际感知领导力的间接作用研究第38-51页
    5.1 研究目的第38页
    5.2 研究假设第38页
    5.3 研究对象第38-39页
    5.4 研究工具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描述特定员工的文字材料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全球领导力印象量表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内隐领导理论量表第40页
    5.5 研究流程第40-41页
    5.6 研究结果第41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研究工具的质量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6.3 目标性别、领导原型和人际感知领导力的关系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6.4 中介作用分析第47-51页
第六章 研究三:性别和自我感知领导力、领导意愿的关系研究第51-58页
    6.1 研究目的第51页
    6.2 研究假设第51页
    6.3 研究对象第51页
    6.4 研究工具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自我感知领导力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领导意愿第52页
    6.5 研究流程第52-53页
    6.6 研究结果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6.1 研究工具的质量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6.2 性别与自我感知领导力、领导意愿的关系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6.3 中介作用研究第56-58页
第七章 讨论第58-64页
    7.1 分析与讨论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各变量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性别对人际感知领导力的直接作用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7.1.3 领导原型在性别和人际感知领导力之间的中介作用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7.1.4 性别对自我感知领导力、领导意愿的直接作用第60-61页
    7.2 管理实践启示第61-64页
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64-67页
    8.1 研究结论第64页
    8.2 研究创新之处第64-65页
    8.3 研究局限和展望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3页
附录第73-8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4-85页
致谢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视觉秩序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:认知闭合需要的调节作用
下一篇:积极情绪与社会性目标线索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