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30页 |
1.1 亲社会行为 | 第12-20页 |
1.1.1 亲社会行为的涵义 | 第12-14页 |
1.1.2 亲社会行为的类型 | 第14-15页 |
1.1.3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| 第15-18页 |
1.1.4 亲社会行为理论 | 第18-19页 |
1.1.5 亲社会行为的测量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2 秩序研究概述 | 第20-27页 |
1.2.1 秩序与视觉秩序的界定 | 第20-21页 |
1.2.2 秩序的操作性定义 | 第21-22页 |
1.2.3 秩序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相关研究 | 第22-24页 |
1.2.4 秩序影响个体行为的理论解释 | 第24-27页 |
1.3 认知闭合需要 | 第27-30页 |
1.3.1 认知闭合需要的涵义 | 第27页 |
1.3.2 认知闭合需要的相关研究 | 第27-28页 |
1.3.3 认知闭合需要的测量 | 第28-30页 |
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 | 第30-33页 |
2.1 问题提出 | 第30-31页 |
2.2 研究框架 | 第31页 |
2.3 研究意义 | 第31-33页 |
2.3.1 理论意义 | 第31页 |
2.3.2 现实意义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预实验 | 第33-39页 |
3.1 实验目的 | 第33-34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34-37页 |
3.2.1 被试 | 第34页 |
3.2.2 实验设计 | 第34-35页 |
3.2.3 实验材料 | 第35-36页 |
3.2.4 实验流程 | 第36-37页 |
3.3 实验结果 | 第37-38页 |
3.3.1 自变量物理环境秩序的操作性检验 | 第37页 |
3.3.2 情绪状态的差异检验 | 第37-38页 |
3.4 讨论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实验一:物理环境秩序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| 第39-48页 |
4.1 实验目的与假设 | 第39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39-43页 |
4.2.1 被试 | 第39-40页 |
4.2.2 实验设计 | 第40页 |
4.2.3 实验材料 | 第40-42页 |
4.2.4 实验流程 | 第42-43页 |
4.3 实验结果 | 第43-46页 |
4.3.1 自变量物理环境秩序的操作性检验 | 第43页 |
4.3.2 控制变量检验 | 第43-44页 |
4.3.3 物理环境秩序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检验 | 第44-46页 |
4.4 讨论 | 第46-48页 |
第五章 实验二:视觉秩序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| 第48-56页 |
5.1 实验目的与假设 | 第48页 |
5.2 实验方法 | 第48-52页 |
5.2.1 被试 | 第48-49页 |
5.2.2 实验设计 | 第49页 |
5.2.3 实验材料 | 第49-51页 |
5.2.4 实验流程 | 第51-52页 |
5.3 实验结果 | 第52-54页 |
5.3.1 自变量视觉秩序的操作性检验 | 第52页 |
5.3.2 控制变量检验 | 第52-53页 |
5.3.3 视觉秩序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检验 | 第53-54页 |
5.4 讨论 | 第54-56页 |
第六章 实验三:认知闭合需要对视觉秩序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 | 第56-63页 |
6.1 实验目的与假设 | 第56页 |
6.2 实验方法 | 第56-58页 |
6.2.1 被试 | 第56-57页 |
6.2.2 实验设计 | 第57页 |
6.2.3 实验材料 | 第57页 |
6.2.4 实验流程 | 第57-58页 |
6.3 实验结果 | 第58-61页 |
6.3.1 自变量视觉秩序的操作性检验 | 第58页 |
6.3.2 控制变量检验 | 第58-59页 |
6.3.3 调节效应分析 | 第59-61页 |
6.4 讨论 | 第61-63页 |
第七章 讨论与展望 | 第63-69页 |
7.1 结论与讨论 | 第63-67页 |
7.1.1 物理环境秩序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| 第63-65页 |
7.1.2 视觉秩序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7.1.3 认知闭合需要对视觉秩序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 | 第66-67页 |
7.2 研究贡献 | 第67页 |
7.3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8页 |
附录 | 第78-87页 |
在学研究成果 | 第87-88页 |
致谢 | 第8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