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集团金融仓储风险管理研究
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1 我国金融仓储业务发展形势 | 第10-11页 |
1.1.2 N集团金融仓储业务面临的困境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研究的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概述 | 第13-16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.3 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4.1 研究目标 | 第16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.3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8页 |
1.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金融仓储的主要模式与风险类型 | 第20-30页 |
2.1 基本概念 | 第20-23页 |
2.1.1 仓储 | 第20页 |
2.1.2 金融仓储 | 第20-22页 |
2.1.3 风险管理 | 第22-23页 |
2.1.4 发展的意义 | 第23页 |
2.2 金融仓储的主要模式 | 第23-26页 |
2.2.1 平台授信模式 | 第24页 |
2.2.2 非平台授信模式 | 第24-26页 |
2.3 金融仓储业务的风险类型 | 第26-30页 |
2.3.1 环境、法律风险 | 第26页 |
2.3.2 质押物风险 | 第26-27页 |
2.3.3 内部管理风险 | 第27-28页 |
2.3.4 项目操作风险 | 第28页 |
2.3.5 信用风险 | 第28-29页 |
2.3.6 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国内金融仓储风险管理现状 | 第30-42页 |
3.1 国内金融仓储现状 | 第30-33页 |
3.1.1 短期困境 | 第30-31页 |
3.1.2 行情走低 | 第31页 |
3.1.3 政策变化 | 第31-32页 |
3.1.4 新的方向 | 第32-33页 |
3.2 国内金融仓储风险管理现状 | 第33-36页 |
3.2.1 行业政策、法律法规方面 | 第33-35页 |
3.2.2 业务制度、操作流程方面 | 第35-36页 |
3.3 国内外金融仓储风险管理差距比较 | 第36-39页 |
3.3.1 法律法规 | 第37页 |
3.3.2 行业规范 | 第37-38页 |
3.3.3 业务规范 | 第38-39页 |
3.3.4 控制方式 | 第3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2页 |
第四章 N集团金融仓储业务现状及风险管理分析 | 第42-54页 |
4.1 业务基本类型 | 第42-43页 |
4.2 金融仓储业务现状及操作模式 | 第43-46页 |
4.2.1 业务现状 | 第43页 |
4.2.2 操作模式 | 第43-46页 |
4.3 金融仓储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| 第46-52页 |
4.3.1 项目评审制度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3.2 道德风险控制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3.3 质押物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3.4 风险预警管理问题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五章 N集团金融仓储业务的风险管理对策 | 第54-62页 |
5.1 标准化、信息化 | 第54-55页 |
5.2 项目评审制度 | 第55-56页 |
5.2.1 项目评审 | 第55页 |
5.2.2 审批实效 | 第55-56页 |
5.2.3 评审要求 | 第56页 |
5.3 道德风险 | 第56-57页 |
5.4 质押物 | 第57页 |
5.4.1 岗位设置 | 第57页 |
5.4.2 管理规范 | 第57页 |
5.5 风险预警管理对策 | 第57-59页 |
5.5.1 风险预警信号 | 第57-58页 |
5.5.2 应急预案 | 第58-59页 |
5.6 文本资料管理 | 第59-60页 |
5.7 培训 | 第60页 |
5.8 配套保险服务 | 第60-61页 |
5.9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6.1 结论 | 第62页 |
6.2 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附录1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