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2.1 研究目标 | 第11页 |
1.2.2 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| 第12-13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3页 |
1.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3-14页 |
1.4.1 可能的创新 | 第13页 |
1.4.2 存在的不足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贷后管理现状及文献回顾 | 第14-18页 |
2.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贷后管理现状 | 第14-16页 |
2.1.1 个人信贷定义 | 第14页 |
2.1.2 贷后管理定义 | 第14-16页 |
2.1.3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贷款贷后管理现状 | 第16页 |
2.2 国内外文献回顾 | 第16-18页 |
2.2.1 国外文献回顾 | 第16-17页 |
2.2.2 国内文献回顾 | 第17-18页 |
第3章 A银行南京分行个人贷款业务贷后管理现状 | 第18-30页 |
3.1 A银行南京分行发展概况 | 第18页 |
3.2 A银行南京分行个人贷款业务现状 | 第18-21页 |
3.3 A银行南京分行贷后管理工作内容及流程 | 第21-23页 |
3.3.1 A银行南京分行贷后管理工作内容 | 第21-22页 |
3.3.2 A银行南京分行贷后管理流程 | 第22-23页 |
3.4 案例分析 | 第23-30页 |
3.4.1 案例简介 | 第23-24页 |
3.4.2 贷款发放 | 第24-25页 |
3.4.3 贷后管理 | 第25页 |
3.4.4 案例现状 | 第25-26页 |
3.4.5 A银行南京分行个人贷款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26-30页 |
第4章 针对A银行南京分行个人贷款贷后管理的流程再造 | 第30-44页 |
4.1 A银行南京分行个人贷款贷后管理流程图 | 第30-31页 |
4.2 增加提前干预流程 | 第31-32页 |
4.2.1 贷后风险的提前干预的必要性 | 第31页 |
4.2.2 贷后提前干预流程梳理 | 第31-32页 |
4.3 贷后专职团队管理 | 第32-33页 |
4.3.1 个贷业务贷后专职团队设立 | 第32页 |
4.3.2 贷后专职团队的管理框架 | 第32-33页 |
4.4 风险预警流程 | 第33-34页 |
4.5 针对不同个贷产品的贷后检查 | 第34-36页 |
4.5.1 贷后检查流程重点 | 第34-35页 |
4.5.2 个人消费贷款贷后检查方式 | 第35页 |
4.5.3 个人经营性贷款贷后检查方式 | 第35-36页 |
4.5.4 贷后检查工作纳入考核 | 第36页 |
4.6 逾期催收管理 | 第36-39页 |
4.6.1 逾期催收管理的标准化 | 第36-37页 |
4.6.2 建立合理的逾期考核制度 | 第37-38页 |
4.6.3 逾期催收业务外包 | 第38-39页 |
4.7 不良贷款清收及问责 | 第39-41页 |
4.8 不良贷款核销管理 | 第41-44页 |
第5章 A银行南京分行个贷业务贷后管理方案实施保障及改进效果 | 第44-50页 |
5.1 A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贷后管理方案实施的问题 | 第44-45页 |
5.1.1 高素质人才队伍问题 | 第44页 |
5.1.2 区域风险管理意识 | 第44页 |
5.1.3 管理成本问题 | 第44-45页 |
5.2 A银行南京分行个贷业务贷后管控方案实施的流程 | 第45页 |
5.2.1 由贷后管理部牵头成立个贷业务贷后管控监督小组 | 第45页 |
5.2.2 贷后管理人才引进与现有人员的培训工作 | 第45页 |
5.2.3 以南京分行辖内支行做试点 | 第45页 |
5.3 A银行南京分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方案实施的基础 | 第45-47页 |
5.3.1 制度约束 | 第45-46页 |
5.3.2 科技保障 | 第46页 |
5.3.3 人才保障 | 第46-47页 |
5.3.4 培育重视贷后风险管理的文化 | 第47页 |
5.4 A银行南京分行个人贷款贷后管理改进效果 | 第47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2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