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9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过程 | 第10-11页 |
1.4 研究路径和内容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招聘理论概述 | 第12-21页 |
2.1 招聘的内涵与界定 | 第12页 |
2.2 招聘素质模型 | 第12-16页 |
2.2.1 人岗匹配模型 | 第12-13页 |
2.2.2 冰山素质模型 | 第13-14页 |
2.2.3 素质洋葱模型 | 第14-15页 |
2.2.4 胜任力模型 | 第15-16页 |
2.3 人力资源规划 | 第16-17页 |
2.4 招聘的构成 | 第17-20页 |
2.4.1 招募 | 第17-18页 |
2.4.2 面试选拔 | 第18-19页 |
2.4.3 录用 | 第19-20页 |
2.4.4 录用评估 | 第20页 |
2.5 招聘管理体系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A公司招聘体系现状分析 | 第21-33页 |
3.1 A公司基本情况 | 第21-22页 |
3.1.1 公司概况 | 第21页 |
3.1.2 组织架构及人员调动对招聘工作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3.2 A公司招聘体系现状分析 | 第22-29页 |
3.2.1 人力资源部组织架构 | 第22-23页 |
3.2.2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| 第23页 |
3.2.3 招聘计划及工作分析 | 第23-24页 |
3.2.4 招聘渠道使用现状 | 第24-25页 |
3.2.5 人力资源部门与用人部门在面试选拔中的分工 | 第25-26页 |
3.2.6 录用选拔体系 | 第26-28页 |
3.2.7 招聘评估体系 | 第28-29页 |
3.3 A公司招聘管理体系问题诊断 | 第29-33页 |
3.3.1 招聘团队现状 | 第29-30页 |
3.3.2 面试评估指标不明确 | 第30-31页 |
3.3.3 测评结果无法应用于面试选拔 | 第31页 |
3.3.4 招聘团队对所招聘岗位生疏 | 第31页 |
3.3.5 招聘渠道有限 | 第31页 |
3.3.6 选拔录用环节较为随意 | 第31-32页 |
3.3.7 单纯依赖报表内数据的招聘评估体系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A公司招聘管理体系优化策略 | 第33-47页 |
4.1 优化策略的总体原则 | 第33页 |
4.2 招聘外包及招聘相关部门工作内容分工 | 第33-36页 |
4.2.1 招聘流程外包 | 第33-35页 |
4.2.2 人力资源部门与用人部门的职责分工 | 第35-36页 |
4.3 A公司招聘流程优化改进方案 | 第36-45页 |
4.3.1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与制定 | 第36-37页 |
4.3.2 优化宽带薪酬方案 | 第37-38页 |
4.3.3 培训招聘团队 | 第38页 |
4.3.4 强化工作分析与岗位职责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3.5 强化测评工具在招聘中的运用 | 第39-40页 |
4.3.6 开拓新的招聘渠道 | 第40-41页 |
4.3.7 面试选拔流程的改进 | 第41-42页 |
4.3.8 录用流程的改进 | 第42-44页 |
4.3.9 招聘评估流程改进 | 第44-45页 |
4.3.10 人才库优化管理及雇主品牌推广 | 第45页 |
4.4 招聘体系优化保障措施 | 第45-47页 |
4.4.1 定期的招聘数据分析 | 第45页 |
4.4.2 用人部门满意度调查 | 第45页 |
4.4.3 招聘规划定期回顾 | 第45-47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47-50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47-48页 |
5.2 对招聘流程管理的建议 | 第48-49页 |
5.3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附录 | 第53-60页 |
卷内备考表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