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业作品《一位说书艺人讲述的故事》创作分析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lracrt | 第4-7页 |
| 引言 | 第7-8页 |
| 第一章 作品创作背景综述 | 第8-10页 |
| 第二章 作品创作实践分析 | 第10-47页 |
| 第一节 音高组织 | 第10-19页 |
| 一、音高素材 | 第10页 |
| 二、音高素材在作品中的运用 | 第10-19页 |
| (一) 横向展开中的音高素材 | 第11-14页 |
| 1. 原型运用 | 第11页 |
| 2. 变形运用 | 第11-14页 |
| (二) 纵向织体中的音高素材 | 第14-19页 |
| 1. 原型运用 | 第14-15页 |
| 2. 变形运用 | 第15-19页 |
| 第二节 主要织体特点 | 第19-31页 |
| 一、织体形态特征 | 第19-27页 |
| (一) 单一性块状织体 | 第19-22页 |
| 1. 齐奏型块状织体 | 第20-21页 |
| 2. 渐进变化型块状织体 | 第21-22页 |
| (二) 非单一性块状织体 | 第22-27页 |
| 1. 点状织体 | 第22-23页 |
| 2. 模仿复调织体 | 第23-24页 |
| 3. 局部渲染织体 | 第24-25页 |
| 4. 多层次复合性织体 | 第25-27页 |
| 二、织体构成特点 | 第27-31页 |
| (一) 音型化织体的构成 | 第27-29页 |
| 1. 固定音型化 | 第27页 |
| 2. 音型程序化 | 第27-29页 |
| (二) 复调化织体的构成 | 第29-31页 |
| 1. “动机式”节奏句 | 第29-30页 |
| 2. 自由式 | 第30页 |
| 3. 任意循环式 | 第30-31页 |
| 第三节 配器处理 | 第31-43页 |
| 一、音响资源 | 第31-37页 |
| (一) 乐队编制 | 第32-33页 |
| (二) 乐器奏法及拓展 | 第33-37页 |
| 1. 常规乐器奏法的拓展 | 第33-35页 |
| (1) 极高音区 | 第33-34页 |
| (2) 震音与滑奏 | 第34页 |
| (3) 气声演奏 | 第34-35页 |
| 2. 蒙古四胡的奏法与拓展 | 第35-37页 |
| (1) 定弦 | 第35-36页 |
| (2) 双音 | 第36页 |
| (3) 弹音 | 第36页 |
| (4) 打音 | 第36-37页 |
| (5) 极高音区的演奏 | 第37页 |
| 二、音色—音响特征与布局 | 第37-43页 |
| (一) 织体音色—音响主要特征 | 第37-40页 |
| 1. 单—音色—音响特征 | 第37-38页 |
| 2. 多层次复合音色—音响特征 | 第38-40页 |
| (二) 音色—音响的结构作用 | 第40-43页 |
| 1. 主导音色 | 第40-43页 |
| 2. 音色布局 | 第43页 |
| 第四节 整体音乐结构 | 第43-47页 |
| 一、呈示与再现的呼应处理 | 第44-45页 |
| 二、“连缀式”结构的运用 | 第45-47页 |
| 结语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