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义、词汇、词义(训诂学)论文--古代词汇论文

《尚书古注便读》训诂研究

致谢第1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绪论第11-17页
 一、《尚书》及其注疏研究第11-14页
  (一)对《尚书》的综合研究第11页
  (二)《尚书》译注第11-12页
  (三)对《尚书》注疏的研究第12-13页
  (四)对《尚书》的语言研究第13-14页
 二、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第14-17页
  (一)本文的选题意义第14-15页
  (二)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5-17页
第一章 朱骏声与《尚书古注便读》简介第17-21页
 第一节 朱骏声生平及其学术成就第17-18页
  一、朱骏声生平简介第17页
  二、朱骏声的学术成就简介第17-18页
 第二节《尚书古注便读》简介第18-21页
  一、《尚书古注便读》简介第18-19页
  二、《尚书古注便读》的编排体例第19-21页
第二章 《尚书古注便读》之训诂研究第21-43页
 第一节 《尚书古注便读》的训诂内容第21-30页
  一、解释题意第21-23页
  二、解释词义第23-24页
  三、分析句读第24页
  四、训释文字第24-25页
  五、解释人名、官名、地名第25-27页
  六、介绍古代典章制度第27页
  七、揭示训释中蕴含的修辞格或修辞手段第27-29页
  八、阐述语法关系第29页
  九、校勘文句第29-30页
 第二节 《尚书古注便读》的训诂方法第30-34页
  一、声训第30-32页
  二、义训第32-34页
 第三节 《尚书古注便读》使用的训诂术语第34-39页
  一、释义术语第34-36页
  二、注音术语第36-37页
  三、解字术语第37-38页
  四、校勘术语第38-39页
 第四节 《尚书古注便读》常见的训诂体式第39-43页
  一、注解式第39-40页
  二、征引式第40-43页
第三章 《尚书古注便读》训诂辨析第43-61页
 第一节 《尚书古注便读》有关语词注释考辨第43-46页
  一、对语词释义不同的考辨第43-45页
  二、对语词释义不全的考辨第45-46页
 第二节 《尚书古注便读》有关地理知识注释考辨第46-53页
  一、对地理位置的注释简洁第46-47页
  二、注明当朝的地理位置第47-48页
  三、未明之处则采众家之说,不妄加判断第48-49页
  四、注释不标明出处第49页
  五、朱骏声《禹贡篇》注疏的贡献与不足第49-53页
 第三节 《尚书古注便读》有关天文历法知识注释考辨第53-55页
 第四节 《尚书古注便读》所引文献考辨第55-61页
  一、标注不准确之处第55-59页
  二、疏漏之处第59-61页
第四章 《尚书古注便读》的训诂特点第61-71页
 第一节 《尚书古注便读》的训诂价值第61-66页
  一、伪书不加注释第61-62页
  二、广征博引第62页
  三、一般语词训释简洁第62-64页
  四、注释不主一家,有独到见解第64-66页
 第二节 《尚书古注便读》训诂的不足之处第66-68页
  一、相同注释重复出现第66-67页
  二、非常用字释常用字第67-68页
  三、疏漏、不当之处第68页
 第三节 《尚书古注便读》训诂的传承与创见第68-71页
结语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7页
作者简历第77-81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朱子语类》词语与《汉语大词典》订补
下一篇:现代汉语商标音译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