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论文--教学法和教学组织论文

生态哲学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生命价值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引言第10-18页
 一 选题缘由第10-13页
  (一) 课堂教学价值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(二) 课堂教学现状第11-12页
  (三) 个人的关注与研究兴趣第12页
  (四) 研究的意义第12-13页
  (五) 研究的创新性第13页
 二 理论基础第13-15页
  (一) 生态哲学第13页
  (二) 生命哲学第13-14页
  (三) 价值哲学第14-15页
 三 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5-18页
  (一) 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(二) 研究思路第15-18页
第一章 课堂教学生命价值的缺失第18-26页
 一 课堂教学生命价值缺失的表现第18-21页
  (一) 以功利主义为主的教学目标第18-19页
  (二) 以科学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第19页
  (三) 以统一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第19-20页
  (四) 以教师为主的师生关系第20-21页
 二 课堂教学生命价值在课堂教学中缺失的原因分析第21-26页
  (一) 自我精神世界的迷失第21-22页
  (二) 传统知识观的制衡第22页
  (三) 技术理性的盛行第22-23页
  (四) 师道尊严传统的制约第23-26页
第二章 课堂教学生命价值的内涵第26-38页
 一 课堂教学的本质第26-27页
 二 生命第27-28页
 三 价值第28-30页
 四 生命价值第30页
 五 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第30-38页
  (一) 课堂教学生命价值的内涵解读第30-33页
  (二) 课堂教学生命价值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第33-35页
  (三) 课堂教学生命价值的基本特征第35-38页
第三章 课堂教学生命价值的实现第38-46页
 一 需要:课堂教学生命价值存在与实现的前提第38-40页
  (一) 需要的含义第38页
  (二) 学生生命需要的内容第38-39页
  (三) 学生的生命需要与课堂教学生命价值的关系第39-40页
 二 体验:课堂教学生命价值实现的基本方式第40-41页
  (一) 体验的含义第40页
  (二) 体验与课堂教学生命价值实现的关系第40-41页
 三 生命化课堂教学:课堂教学生命价值实现的具体途径第41-43页
  (一) 生命化课堂教学的内涵第41页
  (二) 生命化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生命价值的实现第41-43页
 四 需要、体验和生命化课堂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第43-46页
第四章 课堂教学生命价值实现的评价第46-54页
 一 课堂教学生命价值实现的评价原则第46-47页
  (一) 关系性原则第46页
  (二) 整体性原则第46-47页
  (三) 发展性原则第47页
 二 课堂教学生命价值实现的评价标准第47-49页
  (一) 具有安全感第47-48页
  (二) 具有爱的能力第48页
  (三) 具有自尊和获得他尊第48页
  (四) 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第48-49页
  (五) 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第49页
  (六) 获得自我实现第49页
 三 课堂教学生命价值实现的评价主体第49-51页
  (一) 学生第50页
  (二) 教师第50页
  (三) 家长第50-51页
 四 课堂教学生命价值实现的评价方式第51-54页
  (一) 依据学生的言语表达进行评价第51页
  (二) 依据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第51-54页
结语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0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附件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海口市幼儿教师心理韧性实证研究
下一篇: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