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园牧歌式教学理念的哲学思考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一 绪论 | 第10-20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(二) 研究设计 | 第11-13页 |
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2 研究思路 | 第12-13页 |
3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(三) 文献综述 | 第13-15页 |
1 关于教学理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2 自然主义教育的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3 存在的问题 | 第14-15页 |
(四)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5-20页 |
1 理念 | 第15-16页 |
2 教学 | 第16-17页 |
3 教学理念 | 第17-18页 |
4 田园牧歌式教学理念 | 第18-20页 |
二 田园牧歌式教学理念的功能、特点及其遵循的原则 | 第20-24页 |
(一) 田园牧歌式教学理念的功能 | 第20-21页 |
1 能正确看待儿童,使其顺应自然的成长 | 第20页 |
2 促进儿童身心循序渐进健康的发展 | 第20-21页 |
3 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| 第21页 |
(二) 田园牧歌式教学理念的特点 | 第21-22页 |
1 主体性 | 第21页 |
2 宽松性 | 第21-22页 |
3 自由性 | 第22页 |
4 长期性 | 第22页 |
(三) 田园牧歌式教学理念应遵循的原则 | 第22-24页 |
1 开放性 | 第22-23页 |
2 平等性 | 第23页 |
3 启发诱导性 | 第23页 |
4 循序渐进性 | 第23页 |
5 因材施教性 | 第23-24页 |
三 田园牧歌式教学理念提出的依据 | 第24-30页 |
(一) 多元文化教育的提出 | 第24-25页 |
(二) “拔苗助长式教育”的盛行 | 第25-27页 |
(三) “催肥式教育”的泛滥 | 第27-28页 |
(四) 学业负担问题 | 第28-30页 |
四 田园牧歌式教学理念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| 第30-37页 |
(一) 形成过程 | 第30-32页 |
1 孕育阶段 | 第30-31页 |
2 发展阶段 | 第31-32页 |
3 成熟阶段 | 第32页 |
(二) 影响因素 | 第32-37页 |
1 主观因素 | 第32-33页 |
2 客观因素 | 第33-37页 |
五 田园牧歌式教学理念的操作模式——以放羊为例 | 第37-41页 |
(一) 放 | 第37页 |
(二) 引 | 第37-38页 |
(三) 导 | 第38页 |
(四) 收 | 第38页 |
(五) 以放羊为例 | 第38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