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工作、社会管理、社会规划论文

社会工作伦理视角下救助站对“职业跑站者”的救助管理问题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一章 导言第8-11页
 第一节 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8-10页
 第二节 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一、 现实意义第10-11页
  二、 理论和学术意义第11页
  三、 政策意义第11页
第二章 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第11-18页
 第一节 国外有关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的研究第12-14页
 第二节 国内有关“职业跑站者”的救助管理的研究第14-18页
  一、 “职业跑站”的现状第14页
  二、 救助管理站对“职业跑站者”的救助管理现状第14-17页
  三、 社会工作对救助管理工作的介入第17-18页
第三章 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第18-22页
 第一节 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8-20页
  一、 救助管理站第18页
  二、 流浪乞讨人员第18-19页
  三、 “职业乞讨”第19页
  四、 “职业跑站”第19页
  五、 社会工作伦理第19-20页
 第二节 研究视角第20-21页
 第三节 研究方法第21-22页
  一、 研究方法的选取第21-22页
  二、 具体收集资料的方法第22页
  三、 分析资料的方法第22页
第四章 研究结果及分析第22-31页
 第一节 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第22-23页
 第二节 研究发现及解析第23-29页
  一、 态度方面第23-26页
  二、 行为和方法方面第26-28页
  三、 心理方面第28-29页
 第三节 救助管理工作人员的救助行为和心理的原因解析第29-31页
  一、 求助者需求的多样化第29页
  二、 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第29-30页
  三、 权利和义务不平衡第30页
  四、 新的救助管理办法的不足导致有法难依第30页
  五、 同事之间、工作人员与机构之间缺乏监督和交流第30-31页
第五章 总结及讨论第31-36页
 第一节 对“职业跑站者”的救助管理需要社会工作伦理视角第31-32页
  一、 当前关于“职业跑站者”的救助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第31-32页
  二、 社会工作伦理视角下对“职业跑站者”的救助管理及其意义第32页
 第二节 社会工作伦理视角下救助管理站对“职业跑站者”的救助管理第32-35页
  一、 可行性和优势分析第33-34页
  二、 社会工作伦理视角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运用第34-35页
 第三节 研究的局限性第35-36页
参考文献第36-38页
致谢第38页

论文共3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北京高校毕业生留京意愿研究
下一篇:女性主义、社会结构、能动性: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抗逆力研究--以上海银康老年公寓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