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中文文摘 | 第4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绪论 | 第9-13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社会对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| 第13-31页 |
第一节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 | 第13-15页 |
第二节 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教育转型 | 第15-26页 |
第三节 社会变迁和教育转型下的儿童青少年成长经历变化 | 第26-31页 |
第二章 家庭对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| 第31-41页 |
第一节 中国人的家观念 | 第31-32页 |
第二节 今天的儿童属于谁,谁为今天的儿童负责 | 第32-33页 |
第三节 养孩子:血和命的买卖 | 第33-34页 |
第四节 给孩子受用一生的品质 | 第34-36页 |
第五节 现代家庭的伦理新貌 | 第36-38页 |
第六节 良好的开始 | 第38-41页 |
第三章 学校对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| 第41-51页 |
第一节 学校教育的特点 | 第41页 |
第二节 奠定儿童社会身份,给予荣耀 | 第41-43页 |
第三节 促进儿童社会化,历练人性 | 第43-46页 |
第四节 学校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缺憾 | 第46-51页 |
第四章 教师对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| 第51-61页 |
第一节 教学活动中的教师 | 第51-52页 |
第二节 教师的二重性:天使与魔鬼 | 第52-56页 |
第三节 大学,有没有老师? | 第56-58页 |
第四节 从学生反观教师品质 | 第58-61页 |
第五章 儿童青少年成长的自我影响 | 第61-65页 |
第一节 忏悔——自新 | 第61-62页 |
第二节 自觉——自学 | 第62-63页 |
第三节 可能的合理生活的经验 | 第63-65页 |
第六章 儿童青少年成长的个案分析 | 第65-69页 |
第一节 儿童青少年成长个案 | 第65-67页 |
第二节 儿童青少年成长个案分析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