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月派文学观念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3页 |
绪论 | 第13-26页 |
一、新月派研究的意义 | 第13-16页 |
二、研究历史与现状 | 第16-20页 |
三、五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| 第20-23页 |
四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3-26页 |
第一章 新月派生成的历史语境 | 第26-51页 |
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的思想启蒙 | 第26-32页 |
第二节 近现代的自由主义思潮 | 第32-39页 |
第三节 新人文主义传入中国 | 第39-45页 |
第四节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| 第45-51页 |
第二章 新月派文艺观念的发展脉络 | 第51-76页 |
第一节 清华学子追求自由独立、民族国家的文艺 | 第52-57页 |
第二节 新月社主张接续古今、融合中西的文艺 | 第57-66页 |
第三节 《新月》提倡“健康”与“尊严”的文艺 | 第66-70页 |
第四节 《诗刊》《学文》淡化功利、回归艺术本体 | 第70-76页 |
第三章 新月派基本文学观 | 第76-97页 |
第一节 文学表现“普遍固定之人性” | 第76-80页 |
第二节 理性是“最高的节制机关” | 第80-84页 |
第三节 美是“美的灵魂”附丽于“美的形体” | 第84-89页 |
第四节 “诗人总得有天才” | 第89-92页 |
第五节 “人生与艺术相连” | 第92-97页 |
第四章 新月诗歌:规范与自由的消长 | 第97-136页 |
第一节 中西诗艺融合观 | 第98-113页 |
第二节 新格律诗理论 | 第113-126页 |
第三节 疏离规范的审美超越 | 第126-136页 |
第五章 新月散文:“性灵”追求与“自由”言说 | 第136-164页 |
第一节 信仰生命与自然 | 第137-146页 |
第二节 任意而谈与笔战鲁迅 | 第146-153页 |
第三节 呼吁人权与法治的“论政风” | 第153-164页 |
第六章 新月戏剧与小说:对古典主义的守执与超越 | 第164-204页 |
第一节 国剧运动对新民族戏剧的构想 | 第164-177页 |
第二节 剧本创作中的多元美学思想 | 第177-188页 |
第三节 守望古朴与纯真的新月小说 | 第188-204页 |
第七章 唯美与实用并举的新月翻译 | 第204-237页 |
第一节 翻译诗学视域下的理论与批评 | 第204-214页 |
第二节 新月派翻译实践中的文学观 | 第214-225页 |
第三节 新月派翻译与异质文化的互动 | 第225-237页 |
结论 | 第237-244页 |
一、重估新月派及其影响下的自由主义文学 | 第237-239页 |
二、对新月派现代性和人文精神的反思 | 第239-241页 |
三、文化认同与“民族的”、“世界的”文学观 | 第241-2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44-251页 |
致谢 | 第251-253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 | 第2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