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十字交通路口交通流的研究与仿真
| 致谢 | 第1-6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目录 | 第8-11页 |
| 1 引言 | 第11-18页 |
| 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元胞自动机 | 第13-14页 |
| ·交通仿真系统 | 第14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| 第14-17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| ·论文整体框架 | 第15-1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| 2 元胞自动机和道路交通流理论 | 第18-27页 |
| ·元胞自动机 | 第18-23页 |
| ·元胞自动机的构成 | 第18-20页 |
| ·元胞自动机的基本特征 | 第20页 |
| ·一些经典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| 第20-23页 |
| ·道路交通流理论 | 第23-26页 |
| ·交通流理论分类 | 第23页 |
| ·道路交通流中常用的变量以及测量方法 | 第23-2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3 基本模型的构建及其仿真结果分析 | 第27-42页 |
| ·基本的理论研究 | 第27-30页 |
| ·跟驰模型中的安全行车间距的确定 | 第27-29页 |
| ·多车道中的换道模型 | 第29-30页 |
| ·简单仿真系统的建模及实现 | 第30-32页 |
| ·车辆前进子模型 | 第30页 |
| ·车辆换道子模型 | 第30-31页 |
| ·行人闯红灯前进模型 | 第31页 |
| ·仿真系统的实现 | 第31-32页 |
| ·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32-40页 |
| ·随机慢化对车流量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| ·换道概率对车流量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| ·慢启动对车流量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| ·违规行人对交通流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| 4 十字路口交通流的研究及仿真建模 | 第42-57页 |
| ·道路设施的建模 | 第43-45页 |
| ·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概念 | 第43页 |
| ·交通信号灯和交通信号 | 第43-44页 |
| ·交叉口的放行方法 | 第44页 |
| ·基础设施的建模 | 第44-45页 |
| ·不受行人干扰的机动车辆运行模型 | 第45-50页 |
| ·车辆跟驰前进模型 | 第46-47页 |
| ·车辆换道模型 | 第47-49页 |
| ·车辆左转模型 | 第49页 |
| ·车辆右转模型 | 第49-50页 |
| ·行人的正常运行模型 | 第50-51页 |
| ·行人直行穿过路口模型 | 第51页 |
| ·行人在通过路口时的换道模型 | 第51页 |
| ·行人与机动车的交互研究及建模 | 第51-56页 |
| ·行人违规行为分析 | 第53-54页 |
| ·行人违规心理分析 | 第54-55页 |
| ·行人闯红灯模型 | 第55页 |
| ·机动车避让模型 | 第55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5 仿真系统的实现及运行 | 第57-69页 |
| ·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介绍及优点 | 第57-58页 |
| ·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介绍 | 第57-58页 |
| ·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优点 | 第58页 |
| ·仿真系统的核心算法 | 第58-64页 |
| ·非交叉口处 | 第58-61页 |
| ·交叉路口处 | 第61-64页 |
| ·仿真系统的实现 | 第64-66页 |
| ·仿真系统的Java基础类 | 第65页 |
| ·Java调用MATLAB | 第65-66页 |
| ·仿真系统的运行 | 第66-6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0页 |
| ·本文工作总结 | 第69页 |
| ·后续研究工作 | 第69-7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73-75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