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1-17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沼气发酵微生物群落概述 | 第12-13页 |
·沼气发酵的基本原理 | 第12-13页 |
·沼气发酵微生物的概述 | 第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3-16页 |
·兼性降解纤维素复合菌系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·兼性厌氧纤维素对沼气发酵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6页 |
·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菌株的筛选及初步鉴定 | 第17-27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7-19页 |
·材料 | 第17页 |
·试验试剂 | 第17-18页 |
·试验仪器 | 第18页 |
·培养基 | 第18-19页 |
·试验装置 | 第1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9-22页 |
·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菌株的筛选 | 第19-20页 |
·菌种的初步鉴定 | 第20-2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2-26页 |
·初筛 | 第22-23页 |
·复筛 | 第23-24页 |
·菌株的形态特征 | 第24-25页 |
·菌株生理生化特征 | 第25-26页 |
·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菌发酵条件的优化及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| 第27-4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7-28页 |
·材料 | 第27页 |
·试验试剂 | 第27页 |
·试验仪器 | 第27页 |
·培养基 | 第27-28页 |
·试验装置 | 第2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| 第28-29页 |
·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| 第29页 |
·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| 第29-3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0-40页 |
·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| 第30-32页 |
·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| 第32-37页 |
·酶学性质 | 第37-40页 |
·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甲烷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| 第41-5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1-43页 |
·材料 | 第41页 |
·试验试剂 | 第41-42页 |
·试验仪器 | 第42页 |
·培养基 | 第42-43页 |
·试验装置 | 第4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3-46页 |
·甲烷菌的分离筛选 | 第43-45页 |
·甲烷菌的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特性 | 第45页 |
·甲烷菌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6-50页 |
·菌株形态及理化特征 | 第46-49页 |
·菌株的系统分类学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多菌种耦合发酵秸秆产沼气的研究 | 第51-6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51-53页 |
·材料 | 第51-52页 |
·试验试剂 | 第52页 |
·试验仪器 | 第52页 |
·培养基 | 第52-5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3-55页 |
·沼气发酵耦合菌系的构建 | 第53页 |
·秸秆预处理 | 第53页 |
·耦合菌系发酵秸秆产沼气的研究 | 第53页 |
·试验分析检测方法 | 第53-5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5-58页 |
·耦合菌系的获得 | 第55-56页 |
·耦合菌系厌氧发酵不同秸秆产沼气的研究 | 第56-57页 |
·耦合菌群厌氧发酵产沼气料液成分的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·结论 | 第60-61页 |
·特色与特点 | 第61页 |
·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附录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