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目录 | 第7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构思 | 第11-14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| 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22页 |
| 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4-15页 |
| ·职业成熟度 | 第15-18页 |
| ·职业成熟度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| ·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测量 | 第16-17页 |
| ·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干预 | 第17-18页 |
| ·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| 第18-20页 |
| ·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内涵 | 第18页 |
| ·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测量 | 第18-19页 |
| ·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干预 | 第19-20页 |
| ·全纳教育 | 第20-21页 |
| ·团体辅导 | 第21-22页 |
| 第三章 聋人大学生职业竞争力干预对策分析 | 第22-27页 |
| ·国内外聋人大学生职业竞争力干预对策比较 | 第22-25页 |
| ·我国聋人大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干预实践 | 第25-27页 |
| 第四章 我国聋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干预效果研究 | 第27-34页 |
| ·研究设计 | 第27-29页 |
| ·研究目的及假设 | 第27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27-28页 |
| ·研究工具 | 第28页 |
| ·研究过程 | 第28-29页 |
| ·研究结果 | 第29-33页 |
| ·A 组和 B 组聋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统计结果 | 第29-30页 |
| ·C 组和 D 组聋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统计结果 | 第30-31页 |
| ·E 组和 F 组聋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统计结果 | 第31-32页 |
| ·D 组和 E 组聋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统计结果 | 第32页 |
| ·C 组聋人大学生与健听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统计结果 | 第32-33页 |
| ·研究结论 | 第33-34页 |
| 第五章 我国聋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干预效果研究 | 第34-42页 |
| ·研究设计 | 第34-36页 |
| ·研究目的及假设 | 第34页 |
| ·被试的选取 | 第34-35页 |
| ·研究工具 | 第35页 |
| ·研究过程 | 第35-36页 |
| ·团体职业辅导方案设计 | 第36-37页 |
| ·理论依据 | 第36页 |
| ·场地选择 | 第36页 |
| ·方案内容 | 第36-37页 |
| ·研究结果 | 第37-40页 |
| ·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测和后测组间统计结果 | 第37-38页 |
| ·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测和后测组内统计结果 | 第38-39页 |
| ·实验组六月份与九月份测量统计结果 | 第39页 |
| ·团体辅导效果反馈问卷统计结果 | 第39-40页 |
| ·研究结论 | 第40-42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2-47页 |
| ·讨论及建议 | 第42-44页 |
| ·继续深化发展全纳教育模式,促进聋生融入 | 第42-43页 |
| ·完善和创新就业支持体系,加强校企合作 | 第43-44页 |
| ·增加团体辅导的类型及频率,满足群体需求 | 第44页 |
| ·研究创新与不足 | 第44-45页 |
| ·研究展望 | 第45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|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50-51页 |
| 致谢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