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2-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6-29页 |
·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研究现状 | 第16-21页 |
·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(HHRMP)组成维度 | 第16-17页 |
·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(HHRMP)对组织战略的支撑作用 | 第17-18页 |
·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绩效作用机理 | 第18-19页 |
·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(HHRMP)对创新绩效促进作用 | 第19-20页 |
·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(HHRMP)对员工个体变量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·角色行为研究现状 | 第21-25页 |
·以员工任务绩效为主体的角色内行为 | 第21-22页 |
·以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为主体的角色外行为 | 第22-23页 |
·以员工角色投入程度为主体的敬业度 | 第23-25页 |
·相关理论 | 第25-27页 |
·心理契约与心理距离 | 第25-27页 |
·相关的理论 | 第27页 |
·研究评价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 | 第29-36页 |
·各变量相关关系 | 第29-35页 |
·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(HHRMP)与心理契约 | 第29-30页 |
·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(HHRMP)与心理距离 | 第30-32页 |
·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(HHRMP)与员工角色行为 | 第32-33页 |
·心理契约与员工角色行为 | 第33页 |
·心理距离与员工角色行为 | 第33-35页 |
·心理距离、心理契约的中介作用 | 第35页 |
·理论模型构建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研究设计 | 第36-43页 |
·变量测量 | 第36-40页 |
·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(HHRMP) | 第36-37页 |
·心理距离 | 第37页 |
·心理契约 | 第37-38页 |
·角色行为 | 第38-40页 |
·样本选择 | 第40-41页 |
·信度与效度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信度测量 | 第41页 |
·效度测量 | 第41-42页 |
·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| 第42-43页 |
第五章 数据分析 | 第43-60页 |
·素质型甄选对角色行为的假设检验 | 第43-47页 |
·基本假设模型 | 第43-44页 |
·中介作用检验 | 第44-47页 |
·广泛培训对角色行为的假设检验 | 第47-51页 |
·基本假设模型 | 第47-48页 |
·中介作用检验 | 第48-51页 |
·内部流动对角色行为的假设检验 | 第51页 |
·结果导向评估对角色行为的假设检验 | 第51-55页 |
·基本假设检验 | 第51-52页 |
·中介作用检验 | 第52-55页 |
·激励性薪酬对角色行为的假设检验 | 第55-59页 |
·基本假设检验 | 第55页 |
·中介作用检验 | 第55-59页 |
·心理距离与心理契约对角色行为的假设检验 | 第59-60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60-72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60-66页 |
·内部流动未得到实证数据支持 | 第61-62页 |
·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(HHRMP)对角色行为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·心理距离与心理契约的中介作用 | 第63-64页 |
·角色行为影响因素的比较 | 第64-66页 |
·对管理理论启示 | 第66-67页 |
·角色行为的意义 | 第66页 |
·感知与意图实施 HHRMP 差异 | 第66-67页 |
·员工情感对行为决策的影响 | 第67页 |
·对管理实践启示 | 第67-71页 |
·构建战略导向的沟通机制 | 第67-68页 |
·建立服务导向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| 第68-70页 |
·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与生活环境 | 第70-71页 |
·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86页 |
附录 | 第86-90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90-91页 |
致谢 | 第91-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