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讹变现象综论
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中文文摘 | 第4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绪论 | 第9-19页 |
一、讹变的定义 | 第9-11页 |
二、汉字讹变现象研究发展历程 | 第11-17页 |
三、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四、研究目的 | 第18-19页 |
第一章 汉字形体讹变的历史状况 | 第19-47页 |
一、殷商时期 | 第19-20页 |
二、西周春秋时期 | 第20-22页 |
三、战国时期 | 第22-26页 |
四、秦初小篆时期 | 第26-28页 |
五、隶变时期 | 第28-34页 |
六、楷化时期 | 第34-37页 |
七、规范化时期 | 第37-47页 |
第二章 汉字讹变的类型 | 第47-75页 |
一、整个汉字都发生讹变 | 第47-50页 |
二、部分构件发生了讹变 | 第50-72页 |
三、某些笔画发生了讹变 | 第72-75页 |
第三章 汉字讹变的成因 | 第75-85页 |
一、汉字发展的内部原因 | 第75-81页 |
二、汉字发展的外部原因 | 第81-85页 |
第四章 汉字讹变后的走向及对汉字讹变的评价 | 第85-107页 |
一、汉字讹变后的走向 | 第85-99页 |
二、汉字讹变的评价 | 第99-107页 |
结语 | 第107-10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9-11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113-115页 |
致谢 | 第115-117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17-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