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二—七岁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引言 | 第8-9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9-19页 |
·儿童行为问题的定义 | 第9页 |
·儿童行为问题的分类 | 第9-13页 |
·儿童外显问题行为的分类 | 第10-11页 |
·“童年期开始”外显行为问题的特点及发生机制 | 第11-13页 |
·对儿童攻击行为问题的测量和诊断 | 第13-16页 |
·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他评量表 | 第13-16页 |
·对于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和治疗 | 第16-19页 |
·理论模式 | 第16-18页 |
·实际应用 | 第18-19页 |
3 本研究设想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9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9-21页 |
4 实证研究一:儿童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 | 第21-29页 |
·引言 | 第21-22页 |
·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被试 | 第22页 |
·工具 | 第22-23页 |
·数据收集与统计 | 第23页 |
·结果 | 第23-28页 |
·描述性统计 | 第23-24页 |
·不同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 | 第24页 |
·不同因子的性别差异检验 | 第24-26页 |
·内向性和外向性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| 第26页 |
·其它各因子在高低攻击性上的差异检验 | 第26-28页 |
·各因子在年龄上的差异检验 | 第28页 |
·讨论 | 第28-29页 |
5 实证研究二:家庭行为疗法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 | 第29-54页 |
·引言 | 第29-30页 |
·方法 | 第30-52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30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30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30页 |
·研究过程 | 第30-52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52页 |
·结果 | 第52页 |
·讨论 | 第52-54页 |
6 研究局限和展望 | 第54-56页 |
·研究局限 | 第54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