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7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| 第9-13页 |
·国外信用担保及其风险理论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·国内信用担保及其风险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及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| 第15-24页 |
·中小企业的界定 | 第15-16页 |
·信用担保的相关理论 | 第16-19页 |
·信用担保的定义 | 第17页 |
·信用担保的相关理论 | 第17-19页 |
·信用担保风险的类型和特征 | 第19-20页 |
·信用担保的基本原则及程序 | 第20-22页 |
·信用担保的基本原则 | 第20页 |
·信用担保的程序 | 第20-22页 |
·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南昌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4-30页 |
·我国担保机构的发展历程 | 第24-25页 |
·南昌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现状 | 第25-27页 |
·南昌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存在的风险 | 第27-29页 |
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对南昌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第4章 南昌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成因分析 | 第30-32页 |
·信用担保成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| 第30页 |
·担保机构内控力不足 | 第30页 |
·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| 第30-31页 |
·信用体系的缺漏 | 第31-32页 |
第5章 案例分析 | 第32-34页 |
第6章 完善南昌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的对策 | 第34-38页 |
·完善相关风险补偿机制 | 第34-35页 |
·推进银保风险共担机制的形成和完善 | 第35页 |
·建立在保项目的风险预警系统 | 第35-36页 |
·加快促进反担保机制的形成 | 第36页 |
·加强担保业务人才的培养和增加信用担保品种 | 第36-38页 |
第7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38-39页 |
致谢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