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1页 |
(一)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| 第8页 |
(二) 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(三)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| 第10-11页 |
一、汉语面称的形式特点及其规律 | 第11-26页 |
(一) 汉语面称的形式特点 | 第11-13页 |
1、亲属面称 | 第11-12页 |
2、社交面称 | 第12-13页 |
(二) 汉语面称的规律 | 第13-26页 |
1、汉语面称在交际中呈现强烈的等差观念 | 第14-20页 |
2、汉语面称在交际中体现出强烈的情感性 | 第20-26页 |
二、汉语背称的形式特点及其规律 | 第26-35页 |
(一) 汉语背称的形式特点 | 第26-28页 |
1、亲属背称 | 第26-27页 |
2、社交背称 | 第27-28页 |
(二) 汉语背称的规律 | 第28-35页 |
1、汉语背称在生活交际中呈现出弱等差性 | 第28-32页 |
2、汉语背称在生活交际中呈现出情感淡化的趋势 | 第32-35页 |
三、汉语面称与背称的对比 | 第35-44页 |
(一) 面称和背称形式特点对比 | 第35-37页 |
1、从句法结构上说,面称和背称的作的成分不同 | 第35页 |
2、从繁简度来看,面称相对背称比较简单 | 第35页 |
3、从语体适应领域和言语风格来看,面称随便于背称 | 第35-36页 |
4、从表达功能上看,面称的作用重于背称 | 第36-37页 |
(二) 面称和背称在亲属称呼领域中的差异 | 第37-39页 |
1、血缘远近,使用频率,影响面称和背称的数量 | 第38页 |
2、面称和背称体现中国家庭内外有异、亲疏有别 | 第38-39页 |
(三) 面称和背称在社会称呼领域中的差异 | 第39-44页 |
1、在尊卑有序的等差序列的社会格局中,面称的等差性强于背称 | 第39-42页 |
2、在亲疏有别的中国情感人文世界中,面称情感色彩浓于背称 | 第42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注释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词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