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绪言 | 第10-16页 |
·研究背景介绍 | 第10-11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提高科学素养是社会对教育的根本要求 | 第11-12页 |
·提高科学素养是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 | 第12-13页 |
·从教学实践看,化学教学是提高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 | 第13页 |
·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第一部分 科学素养的内涵及现状 | 第16-30页 |
·科学素养的内涵 | 第16-20页 |
·素养的本意 | 第16页 |
·科学素养包含的维度 | 第16-17页 |
·大众的科学素养 | 第17页 |
·化学教学中科学素养具体涵义 | 第17-20页 |
·文理科学生科学素养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| 第20-30页 |
·我校文理科学生的科学素养调查 | 第20-27页 |
·调查目的和内容 | 第20页 |
·调查对象和过程 | 第20页 |
·调查结果 | 第20-27页 |
·对科学信息来源调查的结果 | 第21页 |
·对科学基础知识调查的结果 | 第21-24页 |
·对科学方法调查的结果 | 第24-25页 |
·对科学素养对社会的影响(科学态度)调查的结果 | 第25-26页 |
·对基本现状调查的结果 | 第26-27页 |
·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7页 |
·文理科学生科学素养的差异原因的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选课现状 | 第27-28页 |
·教学现状 | 第28页 |
·学业水平测试现状 | 第28-29页 |
·文科学生思维特点 | 第29-30页 |
第二部分 科学素养教育的理论基础 | 第30-33页 |
·建构主义心理学 | 第30-31页 |
·STS教育观 | 第31-33页 |
第三部分 提高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| 第33-41页 |
·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| 第33-34页 |
·提高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设计的主要方法 | 第34-41页 |
·以化学实验设计情境 | 第34-36页 |
·回归生活的化学实验教学法 | 第35-36页 |
·立足于课本的实验探究教学法 | 第36页 |
·以典型案例设计情境 | 第36-39页 |
·诊所式教育法 | 第37-38页 |
·Seminar 教学法 | 第38-39页 |
·以课题研究设计情境 | 第39-41页 |
第四部分 提高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实践 | 第41-57页 |
·实践目标 | 第41页 |
·对象分析 | 第41页 |
·个案分析 | 第41-53页 |
·实例一:回归生活的化学实验教学法:自制咸鸡蛋 | 第41-43页 |
·实例二:立足于课本的实验探究教学法:VC 性质的探究实验 | 第43-45页 |
·实例三:诊所式教育法:三聚氰胺案件庭审纪实 | 第45-49页 |
·实例四:Seminar 教学法:课堂辩论 | 第49-51页 |
·实例五:课外活动:调查废电池的回收利用 | 第51-53页 |
·科学素养成果调查成果统计分析 | 第53-57页 |
·文科化学教学中科学素养的评价 | 第53-54页 |
·学业水平成绩的统计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教学实践后文科学生科学素养成果调查 | 第55-57页 |
第五部分 结论和思考 | 第57-63页 |
·结论 | 第57-58页 |
·思考 | 第58-59页 |
·制约文科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因素和展望 | 第59-63页 |
·学科角度 | 第59-60页 |
·社会角度 | 第60-61页 |
·教师角度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
附录 | 第65-75页 |
附录一 | 第65-69页 |
附录二 | 第69-71页 |
附录三 | 第71-73页 |
附录四 | 第73-75页 |
论文作者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