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9-20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9-14页 |
(一) 国内外通用技术教学现状 | 第9-13页 |
(二) 问题的提出 | 第13-14页 |
(三) 可行性分析 | 第14页 |
二、国内外虚拟实验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(一) 虚拟实验在国外的发展 | 第14-15页 |
(二) 虚拟实验在国内的发展 | 第15-18页 |
(三) 国内外虚拟实验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| 第18页 |
三、论文框架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虚拟实验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 | 第20-28页 |
一、虚拟实验概述 | 第20-21页 |
(一) 虚拟实验的概念 | 第20页 |
(二) 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的对比 | 第20-21页 |
二、虚拟论基实验的理础 | 第21-25页 |
(一)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虚拟实验 | 第21-22页 |
(二) 有效学习理论与虚拟实验 | 第22-23页 |
(三) 研究性学习理论与虚拟实验 | 第23页 |
(四) 迁移学习理论与虚拟实验 | 第23-24页 |
(五) 合作学习理论与虚拟实验 | 第24-25页 |
三、虚拟实验的技术基础 | 第25-28页 |
(一) 常见成型的虚拟实验系统方案 | 第25-26页 |
(二) 可用的虚拟实验技术手段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| 第28-39页 |
一、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 | 第28-31页 |
(一) 虚拟实验平台设计的基本要求 | 第28页 |
(二) 虚拟实验平台的基本结构 | 第28-29页 |
(三) 虚拟实验的基本过程 | 第29-30页 |
(四) 虚拟实验平台的主要内容 | 第30-31页 |
二、虚拟实验平台的开发实现 | 第31-39页 |
(一) 虚拟实验平台的开发环境 | 第31-32页 |
(二) 虚拟实验平台开发中的关键问题 | 第32-38页 |
(三) 软件测试与应用效果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通用技术课程虚拟实验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| 第39-54页 |
一、虚拟实验教学模式探究 | 第39-40页 |
(一) 大实验和小实验 | 第39页 |
(二) 教学实验和探究实验 | 第39-40页 |
二、通用技术虚拟实验的教学设计 | 第40-42页 |
(一) 学习者分析 | 第40-41页 |
(二) 教学目标的设计 | 第41页 |
(三) 教学策略的设计 | 第41页 |
(四) 学习环境的设计 | 第41页 |
(五) 教学评价的设计 | 第41-42页 |
三、通用技术虚拟实验教学案例——《工艺》 | 第42-50页 |
(一) 设计思路 | 第42页 |
(二) 学情分析 | 第42-43页 |
(三) 教学目标 | 第43页 |
(四) 教学重点难点 | 第43页 |
(五) 教学策略与方法采用 | 第43-44页 |
(六) 教学过程 | 第44-50页 |
四、通用技术课程虚拟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效果评价 | 第50-54页 |
(一) 通用技术学习兴趣比较 | 第50-51页 |
(二) 学生的个人主动学习能力比较 | 第51-52页 |
(三)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比较 | 第52页 |
(四)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比较 | 第52-54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4-57页 |
一、课题研究总结 | 第54-55页 |
(一) 课题的研究过程 | 第54页 |
(二) 课题的应用效果 | 第54-55页 |
二、反思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(一) 虚拟实验的平台还不够完善 | 第55页 |
(二) 应用实践检测不够完善 | 第55页 |
(三) 局限性没有深入分析,平台应用研究也不够全面 | 第55-57页 |
注释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附录 | 第62-67页 |
附录Ⅰ | 第62-66页 |
附录Ⅱ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