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阳方言青少年语音的社会语言学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第一节 衡阳方言及其研究概况 | 第9-10页 |
1. 衡阳方言的区划 | 第9页 |
2. 衡阳方言的研究概况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10-14页 |
1. 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2. 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3. 材料与调查程序 | 第12-13页 |
4.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衡阳方言青少年语音与老派语音的比较 | 第14-41页 |
第一节 老派的音系简介 | 第14-22页 |
1. 声韵调系统 | 第14-20页 |
2. 声韵配合关系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衡阳老派语音的特点概说 | 第22-32页 |
1. 声母的特点 | 第22-26页 |
2. 韵母的特点 | 第26-30页 |
3. 声调的特点 | 第30-32页 |
第三节 衡阳方言青少年语音与老派语音的对比分析 | 第32-41页 |
1. 声调的特点 | 第33页 |
2. 声母的特点 | 第33-38页 |
3. 韵母的特点 | 第38-41页 |
第三章 衡阳方言青少年语音的发展变化 | 第41-65页 |
第一节 调查材料 | 第41-46页 |
1. 调查对象 | 第41-42页 |
2. 调查内容 | 第42-46页 |
第二节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| 第46-61页 |
1. 衡阳方言青少年语音变异、变化的情况 | 第46-58页 |
2. 衡阳方言青少年语音与普通话的关系 | 第58-60页 |
3. 衡阳方言青少年语音与社会及家庭环境的关系 | 第60-61页 |
第三节 调查结论 | 第61-65页 |
第四章 衡阳方言青少年语音的发展原因探究 | 第65-75页 |
第一节 语言系统演变因素的影响 | 第65-68页 |
1. 受方言向共同语演变的进程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2. 受弱势方言向优势方言靠拢的演变进程的影响 | 第66-68页 |
第二节 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 | 第68-75页 |
1. 社会生活的变化 | 第68-69页 |
2. 语言政策的倾斜 | 第69-70页 |
3. 社会心理的影响 | 第70-75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75-79页 |
一、衡阳方言发展的趋势 | 第75-76页 |
二、收获和启示 | 第76-79页 |
附注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2页 |
附录: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2-83页 |
后记 | 第83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