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插图索引 | 第9-10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·选题背景与来源 | 第11-12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2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12页 |
·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2-13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3页 |
·期望创新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理论综述与研究动态 | 第15-21页 |
·可转债发行动因的文献综述 | 第15-17页 |
·后门权益假说 | 第15-16页 |
·风险飘移假说 | 第16页 |
·降低融资成本 | 第16页 |
·序贯融资假说 | 第16-17页 |
·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与公司绩效变化的研究动态 | 第17-19页 |
·可转债转股行为的相关研究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制度背景和现实动因 | 第21-28页 |
·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制度背景 | 第21-23页 |
·可转债发行规则的演变 | 第21页 |
·可转债发行规则与增发配股规则的对比 | 第21-23页 |
·可转债发行情况的描述统计 | 第23-24页 |
·可转债发行公司的特点 | 第24-27页 |
·可转债发行公司的行业分布特点 | 第25-26页 |
·可转债发行公司的财务指标特点 | 第26-27页 |
·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现实动因 | 第27-28页 |
第4章 可转债发行公司的绩效研究 | 第28-42页 |
·可转债发行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| 第28-29页 |
·可转债发行公司经营绩效研究 | 第29-35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2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9-30页 |
·实证研究 | 第30-34页 |
·实证结论与启示 | 第34-35页 |
·可转债发行公司市场表现研究 | 第35-42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35-3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6-37页 |
·实证研究 | 第37-40页 |
·实证结论与启示 | 第40-42页 |
第5章 可转债发行公司绩效对转股行为的影响 | 第42-51页 |
·可转债持有者的转股行为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可转债持有者的转股统计特征 | 第43-45页 |
·可转债发行公司绩效对转股行为的影响实证 | 第45-51页 |
·分析假设 | 第45页 |
·数据描述 | 第45-46页 |
·实证结果及分析 | 第46-50页 |
·实证结论与启示 | 第50-51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51-54页 |
1.本文主要结论及研究价值 | 第51-52页 |
2.政策建议 | 第52-53页 |
3.创新与不足 | 第53页 |
4.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7-58页 |
附录B.1 可转债发行一览表 | 第58-60页 |
附录B.2 可转债发行与对比公司一览表 | 第60-62页 |
附录B.3 可转债发行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| 第62-66页 |
附录B.4 发行前一年和发行后一年可转债组月超额收益 | 第66-68页 |
附录B.5 发行前一年和发行后一年行业规模组月超额收益 | 第68-70页 |
附录B.6 发行前一年和发行后一年增配对比组月超额收益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