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4-6页 |
| 一 文献综述 | 第6-29页 |
| (一) 关于学业不良的观点 | 第6-14页 |
| 1 几个相近概念的比较 | 第6-9页 |
| 2 学业不良理论定义的演变 | 第9-11页 |
| 3 学业不良的界定与操作化定义 | 第11-14页 |
| (二) 学业不良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意义 | 第14-27页 |
| 1 我国中学生学业不良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2 研究学业不良的意义 | 第15-16页 |
| 3 动机研究的理论简介 | 第16-27页 |
| (三) 相关的研究概况 | 第27-29页 |
| 1 自我效能感、成就目标定向与心理控制源的研究概况 | 第27页 |
| 2 自我效能感、成就目标定向与心理控制源之间关系的研究概况 | 第27-29页 |
| 二 问题的提出 | 第29-31页 |
| (一) 研究目的 | 第29页 |
| (二) 概念框架 | 第29-30页 |
| (三) 基本假设 | 第30-31页 |
| 三 研究方法 | 第31-33页 |
| (一) 被试 | 第31页 |
| (二) 研究工具与材料 | 第31-32页 |
| (三) 施测方式 | 第32-33页 |
| 四 研究结果 | 第33-41页 |
| 五 讨论 | 第41-49页 |
| 六 结论 | 第49-50页 |
| 七 建议 | 第50-52页 |
| 八 研究中的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 | 第52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9页 |
| 附录 | 第59-67页 |
| 后记 | 第67-68页 |
| 原创性声明 | 第68页 |
|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