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一、绪论 | 第8-12页 |
1、高本汉《中国音韵学研究》及所有反切与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8-10页 |
2、高本汉所用《康熙字典》材料及文本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二、古音字类表作用、体例及本文条例说明 | 第12-14页 |
1、古音字类表作用 | 第12页 |
2、古音字类表体例 | 第12页 |
3、本文条例说明 | 第12-14页 |
三、古音字类表讹夺勘误 | 第14-23页 |
四、古音字类表的反切来源于《康熙字典》的《广韵》 | 第23-51页 |
1、《广韵校本》的反切与二者反切均相同 | 第23-44页 |
2、《广韵校本》的反切与《康熙字典》的《广韵》不同 | 第44-48页 |
3、《广韵校本》的反切与古音字类表的反切不同 | 第48-51页 |
五、古音字类表的反切来源于《康熙字典》的《唐韵》等韵书 | 第51-108页 |
1、《康熙字典》存《广韵》反切但高本汉未采用 | 第51-66页 |
2、《康熙字典》无《广韵》反切 | 第66-108页 |
六、古音字类表的反切并非来源于《康熙字典》 | 第108-109页 |
七、古音字类表误置韵字举例 | 第109-111页 |
八、结论 | 第111-11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2-113页 |
附录 | 第113-117页 |
致谢 | 第117-11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1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