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高中生网络课外阅读问题初探

引言第1-9页
 1 论题的提出第6-7页
 2 课外阅读、网络阅读的内涵第7-9页
第一章 论题的基础第9-14页
   ·论题的理论基础第9-10页
     ·建构主义理论第9-10页
     ·多元智力理论第10页
   ·开展网络课外阅读的现实基础第10-14页
     ·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迅猛发展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网络阅读工具的发展第11-12页
     ·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第12-14页
第二章 网络阅读的特征第14-18页
   ·阅读环境的开放性第14-15页
   ·阅读内容的丰富性第15-16页
   ·阅读过程的互动性第16-18页
第三章 高中生网络阅读的隐患和弊端第18-22页
   ·阅读方式的随意性第18-19页
   ·阅读内容的盲目性第19-20页
   ·网络语言的非规范性第20页
   ·价值取向的非主流性第20-21页
   ·网络综合症第21-22页
第四章 网络课外阅读的指导原则第22-24页
   ·网络阅读的目的性原则第22页
   ·网络阅读的选择性原则第22-23页
   ·网络阅读的互动性原则第23-24页
第五章 网络阅读辅导第24-34页
   ·加强课堂阅读训练,提高网络阅读能力第24-25页
   ·开展课内外衔接活动,提高网络运用能力第25-28页
     ·加强网络环境下拓展阅读指导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开展网络探究性阅读第27-28页
   ·开展网络阅读课,指导网络阅读基本策略第28-34页
     ·浏览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搜索第29-31页
     ·筛选第31-34页
第六章 校园网阅读网的构建第34-39页
   ·建设校园阅读网的优点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有助于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第34页
     ·有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阅读兴趣第34页
     ·有助于对学生网络阅读方向的引导第34-35页
   ·校园阅读网的构建第35-36页
     ·网络资源筛选第35页
     ·注意导航、节点设计第35页
     ·注意网页呈现的科学性艺术性第35-36页
   ·内容模块第36-39页
     ·推荐和链接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网络原创区第37页
     ·聊天室与论坛第37-39页
第七章 开展网络课外阅读指导的几点思考和建议第39-42页
   ·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第39-40页
   ·应建立家校合作的模式第40页
   ·网络阅读应与纸质文本阅读相结合第40-42页
结语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5页
致谢第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莲藕根状茎碳水化合物代谢及淀粉特性的初步研究
下一篇:大白菜连锁图谱的构建和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