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

韩国学生习得汉语不同类型“把”字句“内部结构成分”的言语加工策略

一、 引言第1-13页
   ·选题的缘起第5页
   ·相关研究第5-7页
     ·本体研究第5页
     ·第二语言习得角度的研究第5-7页
   ·本文的理论依据第7-10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问题第10-12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2-13页
二、 研究设计第13-17页
   ·研究假设第13页
   ·语料收集方法第13页
     ·测试题题量第13页
     ·测试要求第13页
     ·实际测试的情况第13页
   ·被试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4-17页
     ·分别建立三个年级韩国学生的据库第14页
     ·建立蕴涵量表排序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基于三个年级蕴涵关系排序的“等级相关”分析第16页
     ·聚类分析,划分三个年级的习得阶段并分析其特点第16页
     ·分析韩国学生的言语加工策略第16-17页
三、 数据结果与分析第17-31页
   ·三个年级韩国学生蕴涵量表排序的结果第17-19页
     ·一年级韩国学生蕴涵量表排序结果第17页
     ·二年级韩国学生蕴涵量表排序结果第17-18页
     ·三年级韩国学生蕴涵量表排序结果第18-19页
     ·韩国学生习得“把”字句蕴涵量表分析的初步结论第19页
   ·三个年级蕴涵关系排序的肯德尔等级相关分析第19-22页
     ·相关分析的数据描述与统计第19-21页
     ·相关分析的初步结论第21-22页
   ·聚类分析结果第22页
     ·一年级韩国学生聚类分析结果第22页
     ·二年级韩国学生聚类分析结果第22页
     ·三年级韩国学生聚类分析结果第22页
   ·划分三个年级的习得阶段第22-28页
     ·各年级习得等级特点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特定类型“把”字句习得的考察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·带能愿动词的“把”字句习得情况第25页
       ·带否定词的“把”字句的习得情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·带状语的“把”字句习得情况第26页
       ·带补语的五类“把”字句的习得情况第26-28页
   ·言语加工策略的分析第28-31页
四、 结论第31-32页
五、 结束语第32-33页
参考文献第33-36页
致谢第36-37页
附录第37-52页
 测试样卷第37-42页
 表3.3.1-1 一年级两列变量聚类分析的原始数据第42页
 表3.3.2-1 二年级两列变量聚类分析的原始数据第42-43页
 表3.3.3-1 三年级两列变量聚类分析的原始数据第43-44页
 表3.3.1-2 一年级韩国学生两列变量聚类分析的欧几里德距离平方矩阵第44-45页
 表3.3.2-2 二年级韩国学生两列变量聚类分析欧几里德距离平方矩阵第45-46页
 表3.3.3-2 三年级两列变量聚类分析欧几里德距离平方矩阵第46-47页
 图3.3.1-3 一年级两列变量聚类分析的树形图第47-48页
 图3.3.2-3 二年级两列变量聚类分析树形图第48-49页
 图3.3.3-3 三年级两列变量聚类分析的树形图第49-50页
 表3.1.1 一年级韩国学生蕴涵量表排序第50-51页
 表3.1.2 二年级韩国学生蕴涵量表排序第51-52页
 表3.1.3 三年级韩国学生蕴涵量表排序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顾客偏好的住宅产业市场策略研究
下一篇:不同强度运动对发育过程中雄性大鼠骨骼肌α-actin mRNA表达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