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灰色综合评价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·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2-17页 |
·国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国内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对象和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文章结构安排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财务综合评价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8页 |
·财务综合评价的涵义 | 第19-21页 |
·财务综合评价的对象 | 第19-20页 |
·财务综合评价的流程 | 第20-21页 |
·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灰色系统理论 | 第22-28页 |
·系统的灰色性 | 第22-24页 |
·灰色聚类理论 | 第24-26页 |
·财务评价的灰色性 | 第26-28页 |
第3章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灰色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| 第28-43页 |
·传统财务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| 第28-32页 |
·杜邦财务分析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综合指数法 | 第29-30页 |
·Z 计分法 | 第30-32页 |
·上市公司财务灰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2-40页 |
·财务综合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| 第32-36页 |
·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| 第36-40页 |
·指标间权重的确定 | 第40-43页 |
·层次分析法 | 第41-43页 |
第4章 上市公司财务灰色综合评价的运用 | 第43-53页 |
·灰色定权聚类综合评价方法的运用步骤 | 第43页 |
·样本的选择与计算 | 第43-51页 |
·确定白化数矩阵 | 第44-45页 |
·确定灰类的白化函数 | 第45-49页 |
·确定指标权重 | 第49页 |
·计算灰色统计值 | 第49-51页 |
·运用结果分析 | 第51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