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| ·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9页 |
| ·国外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7页 |
| ·国内的研究进展 | 第17-19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 | 第19页 |
| ·研究方法和思路 | 第19-20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9-20页 |
| ·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| 第20-21页 |
| 第二章 中小企业集群的概念、特征、分类及形成途径 | 第21-25页 |
| ·中小企业集群的概念 | 第21-22页 |
| ·中小企业集群的特征 | 第22-23页 |
| ·中小企业集群的分类 | 第23页 |
| ·产业集群的形成途径 | 第23-25页 |
| 第三章 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互动的理论研究 | 第25-34页 |
| ·中小企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| 第25-31页 |
| ·中小企业集群的资源优势 | 第25-26页 |
| ·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成本优势 | 第26-27页 |
| ·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优势 | 第27-30页 |
| ·有利于区域形成集聚经济效益,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| 第30页 |
| ·有利于区域招商引资 | 第30页 |
| ·区域品牌优势 | 第30-31页 |
| ·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,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 | 第31页 |
| ·区域经济发展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引导作用 | 第31-34页 |
| ·促进中小企业集群规模壮大 | 第31页 |
| ·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| 第31-32页 |
| ·基础设施对人力资源的吸引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条件 | 第32页 |
| ·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效率 | 第32页 |
| ·政府作用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| 第32-34页 |
| 第四章 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| 第34-45页 |
| ·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——以吉林省医药产业集群为例 | 第34-40页 |
| ·吉林省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| 第34页 |
| ·吉林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| 第34-36页 |
| ·模型估计及参数检验 | 第36页 |
| ·模型修正 | 第36-37页 |
| ·模型的再次修正 | 第37-38页 |
| ·模型的再一次修正 | 第38-40页 |
| ·基于典型区域的案例分析—以大唐袜业为例 | 第40-45页 |
| ·大唐袜业概况 | 第40-41页 |
| ·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 | 第41-42页 |
| ·大唐产业集群促进了区域内生增长机制的形成 | 第42-43页 |
| ·区域经济发展对大唐产业集群的引导作用 | 第43-45页 |
| 第五章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建议 | 第45-58页 |
| ·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| 第45-52页 |
| ·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概况 | 第45-48页 |
| ·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| 第48-51页 |
| ·加入WTO 给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带来的机遇 | 第51-52页 |
| ·加入WTO 给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带来的挑战 | 第52页 |
| ·加快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| 第52-58页 |
| ·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| 第53-55页 |
| ·完善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功能的政策建议 | 第55-56页 |
| ·完善中介和公共服务 | 第56页 |
| ·营造有利的区域文化氛围 | 第56-57页 |
| ·中小企业应积极加强自身的建设 | 第57-58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| ·本文的结论 | 第58-59页 |
| ·本文的展望 | 第59-6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-65页 |
|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