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·西瓜子概述 | 第8-10页 |
·西瓜子营养分析及食疗作用 | 第8-9页 |
·适食人群 | 第9页 |
·炒货行业的市场现状 | 第9-10页 |
·备注 | 第10页 |
·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坚果类物料破壳方法及工艺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破壳设备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2-13页 |
·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西瓜子物理特性研究 | 第16-21页 |
·引言 | 第16页 |
·西瓜子的物理性质 | 第16页 |
·西瓜子的几何结构 | 第16-17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测试样品 | 第17页 |
·试验仪器 | 第17页 |
·测试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18-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西瓜子可开口性及机械特性研究 | 第21-35页 |
·西瓜子可开口性研究 | 第21-22页 |
·引言 | 第21页 |
·西瓜子受外力的破坏形式 | 第21-22页 |
·西瓜子机械特性研究 | 第22-29页 |
·引言 | 第22-23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4-29页 |
·单因素轮换法影响因素研究 | 第29-33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试验设计 | 第35-43页 |
·引言 | 第35页 |
·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试验设计 | 第35-39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35页 |
·试验次数的确定 | 第35-36页 |
·试验因素转换 | 第36页 |
·试验安排及数据 | 第36-37页 |
·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程、各项平方和、自由度及失拟性、显著性检验 | 第37-3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2页 |
·破壳力的回归方程及各项检验 | 第39-40页 |
·压缩变形量的回归方程及各项检验 | 第40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五章 西瓜子破壳力学有限元分析 | 第43-52页 |
·有限单元法与ANSYS/LS-DYNA 简介 | 第43-44页 |
·有限单元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 | 第43页 |
·ANSYS/LS-DYNA 软件介绍 | 第43-44页 |
·西瓜子有限元分析 | 第44-50页 |
·有限元分析过程 | 第44-45页 |
·西瓜子几何建模 | 第45页 |
·模型导入ANSYS/LS-DYNA | 第45页 |
·选择单元类型 | 第45-49页 |
·材料属性及失效准则 | 第49页 |
·单元网格划分 | 第49页 |
·单元约束 | 第49页 |
·载荷施加方式 | 第49-50页 |
·不同加载方式结果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集中载荷 | 第50页 |
·均布线载荷 | 第50-51页 |
·均布面载荷 | 第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六章 西瓜子破壳开口设备研制、调试及改进 | 第52-59页 |
·概述 | 第52页 |
·西瓜子开口机设计方案 | 第52页 |
·西瓜子分级装置 | 第52页 |
·西瓜子开口机设计 | 第52-56页 |
·工作原理 | 第52-53页 |
·振动给料机构 | 第53-54页 |
·挤压机构 | 第54-55页 |
·调节机构 | 第55-56页 |
·驱动机构 | 第56页 |
·西瓜子破壳开口试验 | 第56-57页 |
·缺点及改进方案 | 第57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·结论 | 第59-60页 |
·展望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附录:实验数据 | 第65-73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