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学化学知识迁移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迁移理论综述 | 第9-16页 |
·迁移及其种类 | 第9-10页 |
·正迁移和负迁移 | 第9页 |
·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| 第9页 |
·认知迁移、态度迁移和技能迁移 | 第9-10页 |
·近迁移和远迁移 | 第10页 |
·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| 第10页 |
·迁移理论 | 第10-13页 |
·早期迁移理论 | 第11-12页 |
·当代迁移理论 | 第12页 |
·现代迁移理论 | 第12-13页 |
·迁移教学研究的现状与本课题的提出 | 第13-16页 |
2 中学化学教学中影响知识迁移的因素 | 第16-24页 |
·学生的认知结构 | 第16-18页 |
·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 | 第17页 |
·认知结构的可辨别性 | 第17-18页 |
·认知结构的稳定性和清晰性 | 第18页 |
·学生的概括能力 | 第18-20页 |
·性质概括 | 第18-19页 |
·关系概括 | 第19页 |
·原理概括 | 第19-20页 |
·方法概括 | 第20页 |
·定势干扰 | 第20-22页 |
·记忆定势 | 第20页 |
·理解定势 | 第20-21页 |
·类比定势 | 第21页 |
·直觉定势 | 第21-22页 |
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| 第22页 |
·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| 第22-23页 |
·学生的智力水平 | 第23-24页 |
3 促进化学知识迁移的教学策略 | 第24-36页 |
·教授学生认知策略 | 第24-25页 |
·培养学生化学知识迁移能力 | 第25-31页 |
·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技能 | 第25-26页 |
·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 | 第26-27页 |
·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| 第27-28页 |
·消除定势干扰 | 第28页 |
·加强变式训练 | 第28-29页 |
·利用类比联想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| 第29-30页 |
·设计有创意的学习情境 | 第30页 |
·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 | 第30-31页 |
·激发学生的迁移动机 | 第31-32页 |
·通过学科渗透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| 第32页 |
·合理选择、编排和教授教学内容 | 第32-34页 |
·合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 | 第34-36页 |
4 知识迁移的教学实践 | 第36-58页 |
·设计 | 第36-37页 |
·选择内容 | 第36-37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37页 |
·关于课堂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培养的过程 | 第37-53页 |
·案例一:卤族元素的教学设计过程 | 第37-47页 |
·案例二:二氧化硫的教学设计过程 | 第47-53页 |
·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分析 | 第53-58页 |
·问卷调查的设计(附录一) | 第53-54页 |
·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| 第54-58页 |
5 总结与反思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