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论文--产品标准与检验论文

畜肉品质评定方法及综合评定系统研究

提要第1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25页
   ·引言第12页
   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·选题的目的第12页
     ·选题的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·畜肉品质评定研究现状第13-20页
     ·畜肉嫩度评定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畜肉新鲜度评定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畜肉颜色评定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畜肉系水力评定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大理石花纹等级评定研究现状第18-20页
   ·畜肉产量预测的研究现状第20-24页
     ·猪胴体瘦肉率预测研究现状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牛胴体产肉率预测研究现状第22-24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内容第24-25页
第二章 畜肉品质综合评定指标体系及获取方法第25-40页
   ·引言第25页
   ·猪肉品质综合评定体系第25-34页
     ·华正猪肉品质控制与检验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猪肉品质评定指标体系及分析第26-33页
     ·猪胴体瘦肉率预测指标获取方法第33-34页
   ·牛肉品质评定指标获取方法第34-38页
     ·皓月牛肉品质控制与检验第34-36页
     ·牛肉品质评定指标体系及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牛胴体产肉率预测指标获取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8-40页
第三章 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猪肉品质评定模型的建立第40-61页
   ·引言第40页
   ·试验材料及方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40-41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41页
   ·应用色差仪评定猪肉颜色第41-44页
     ·肉样厚度的确定第41-42页
     ·肉色感官评定第42-43页
     ·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·计算机视觉技术评定猪肉大理石花纹等级第44-50页
     ·图像采集系统的组成第45页
     ·大理石花纹的计算机视觉评定第45-48页
     ·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验证与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·猪肉品质综合评定第50-59页
     ·主参数确定第51-52页
     ·主成分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 ·猪肉品质评定模型设计第55-5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9-61页
第四章 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牛肉嫩度评定装置的研究与开发第61-78页
   ·引言第61页
   ·传感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第61-62页
   ·试验原理第62-63页
   ·材料及方法第63-65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63-64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64-65页
   ·牛肉嫩度快速评定装置设计第65-71页
     ·压力传感器的选择第65-66页
     ·电路设计第66-70页
     ·装置设计第70-71页
   ·牛肉嫩度快速评定方法研究第71-75页
     ·连接棒压入深度的确定第71-72页
     ·肉样测定时间的确定第72页
     ·牛肉嫩度快速评定方法第72-7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5-78页
第五章 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产量预测模型研究第78-97页
   ·引言第78页
   ·支持向量机技术第78-85页
     ·支持向量回归机第79-82页
     ·核函数的选择第82-84页
     ·支持向量回归机属性分析第84-85页
   ·基于SVR 猪胴体瘦肉率预测模型的研究第85-91页
  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85-86页
     ·逐步回归法进行猪胴体瘦肉率影响因素优选第86-88页
     ·猪胴体瘦肉率预测模型的设计第88-91页
   ·基于SVR 牛胴体产肉率预测模型的研究第91-95页
  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91-92页
     ·逐步回归法牛胴体产肉率指标优选第92-94页
     ·牛胴体产肉率预测模型的建立第94-9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5-97页
第六章 畜肉品质综合评定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第97-112页
   ·引言第97页
   ·Matlab 与 Vc++混合编程技术第97-100页
     ·Matlab 接口方式第97-98页
     ·Matlab 引擎及其接口调用第98-100页
   ·系统功能模块及其任务第100-110页
     ·界面设计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·猪肉品质评定模块第102-105页
     ·牛肉品质评定模块第105-107页
     ·猪胴体瘦肉率预测模块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·牛胴体产肉率预测模块第109-110页
   ·系统设计特点第11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0-112页
第七章 结论第112-115页
参考文献第115-126页
附录第126-130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0-131页
致谢第131-132页
摘要第132-136页
Abstract第136-140页

论文共14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剩余活性污泥吸附铅、镉特征的比较研究
下一篇:镁合金(AZ91D、AZ31B)焊接性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