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(1919~1949年)论文--抗日战争时期(1937~1945年)论文

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社会动员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5页
英文摘要第5-10页
引言第10-14页
 一、选题缘由及意义第10-12页
 二、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2-14页
第一章 国共两党社会动员的指导思想第14-34页
 一、共产党社会动员指导思想第14-21页
  (一) 新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第14-16页
  (二) 全面抗战思想第16-19页
  (三) 抗战优先思想第19-21页
 二、国民党社会动员指导思想第21-27页
  (一) “三民主义”为指导思想第21-23页
  (二) 片面抗战思想第23-25页
  (三) 攘外与安内交错的指导思想第25-27页
 三、国共两党社会动员指导思想的异同第27-34页
  (一) 抗战为国共两党社会动员的主要指导思想第28-29页
  (二) 中共指导思想规定着社会动员运动的发展第29-31页
  (三) 国民党指导思想的消极因素制约社会动员运动的发展第31-34页
第二章 国共两党社会动员的目标第34-50页
 一、共产党社会动员目标第34-40页
  (一) 服务抗战大局,争取抗战胜利第34-35页
  (二) 通过社会动员,实现民主政治第35-37页
  (三) 通过社会动员,提高全民教育第37-40页
 二、国民党社会动员目标第40-45页
  (一) 通过社会动员,达到独占抗战胜利果实第40-43页
  (二) 通过社会动员,强化独裁专制第43-45页
 三、国共两党抗战社会动员目标的异同第45-50页
  (一) 阶级利益优先与民族利益优先的差别第45-47页
  (二) 单一目标与双赢目标的差别第47-50页
 第三章 国共两党社会动员方式研究第50-70页
 一、共产党社会动员方式第50-57页
  (一) 组织方式第50-53页
  (二) 宣传方式第53-56页
  (三) 训练方式第56-57页
 二、国民党社会动员方式第57-62页
  (一) 组织方式第57-59页
  (二) 宣传方式第59-61页
  (三) 训练方式第61-62页
 三、国共两党社会动员方式的异同第62-70页
  (一) 共产党灵活多样,国民党方式简化单一第63-65页
  (二) 共产党更具实效性,国民党流于表面性第65-67页
  (三) 共产党更具艺术性,国民党带有强制性第67-70页
 第四章 国共两党社会动员内容第70-100页
 一、共产党社会动员内容第70-82页
  (一) 政治动员第70-73页
  (二) 经济动员第73-76页
  (三) 文化动员第76-79页
  (四) 军事动员第79-82页
 二、国民党社会动员内容第82-93页
  (一) 政治动员与精神动员第82-84页
  (二) 经济动员第84-87页
  (三) 文化动员第87-90页
  (四) 军事动员第90-93页
 三、国共两党社会动员内容的异同第93-100页
  (一) 国共两党具体内容基本一致第93-95页
  (二) 共产党注重物质动员与精神动员并举,国民党则只停留在精神层面第95-97页
  (三) 共产党将唤起民众抗日与提升民众素质相结合,国民党则侧重于应急抗战动员第97-100页
第五章 国共两党社会动员的效果及特点第100-116页
 一、共产党社会动员的效果第100-104页
  (一) 就社会阶层而言,各阶层均被动员起来第100-102页
  (二) 就地域而言,国统区、沦陷区、根据地,动员活动广泛展开第102-104页
 二、国民党社会动员的效果第104-107页
  (一) 就社会阶层而言,有限参与第104-106页
  (二) 就地域而言,动员活动过分集中于国统区,且因民众反感强制动员而表现消沉第106-107页
 三、国共两党社会动员效果的异同第107-110页
  (一) 抗战初期国共两党社会动员效果显著第107-108页
  (二) 就国内政治而言,政治资源向有利于共产党方面发展第108-110页
 四、国共两党社会动员的特点第110-113页
  (一) 共产党社会动员的特点第110-111页
  (二) 国民党社会动员的特点第111-113页
 五、国共两党社会动员整体评价第113-116页
  (一) 抗战初期,国共两党的抗战动员取得显著效果第113-114页
  (二) 国共两党社会动员异同点的成因第114-116页
结语第116-119页
 (一) 社会活动必须围绕主要矛盾进行第116-117页
 (二) 正确的理念必须与实践相统一第117-118页
 (三) 执政党的各项社会动员必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第118-119页
参考文献第119-125页
参阅文献第125-130页
后记第130-131页
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31页

论文共13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中间势力政策比较研究
下一篇:清乾隆朝佛教政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