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数学论文

小学高年级数学差生产生阶段及预防策略的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目录第6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4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·社会发展的需要第8页
     ·素质教育的需要第8-9页
     ·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第9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、内容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·主要内容第9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9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综述及存在问题第10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·存在的问题第13页
   ·研究的思路、方法及创新点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3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3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创新点第13-14页
第二章 理论基础第14-21页
   ·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学困生方面的观点第14-17页
     ·苏霍姆林斯基学困生的概念界定第14页
     ·苏霍姆林斯基学困生成因方面的基本观点第14页
     ·苏霍姆林斯基转化学困生理论的基本观点第14-17页
   ·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在矫正学习困难生方面的策略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布鲁姆“掌握学习”的思想核心第17-18页
     ·“掌握学习”矫正学习困难生策略的教学模式第18-19页
     ·“掌握学习”矫正学习困难生策略的特点第19页
   ·赞可夫关于差生问题的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·维果茨基关于差生发展性学习的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最近发展区原理的主要思想第20页
     ·最近发展区理论与差生发展性学习第20-21页
第三章 概念界定第21-25页
   ·差生概念的界定第21-25页
   ·小学高年级数学差生概念的界定第25页
第四章 小学高年级数学差生的诊断第25-30页
   ·定性研究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小学高年级数学差生症候调查表的编制第25-26页
     ·预试第26页
     ·正式调查第26页
     ·研究结果第26-27页
   ·定量研究第27-30页
     ·研究过程第27-30页
     ·研究结果第30页
第五章 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学科特点及小学高年级数学差生的学习特点第30-34页
   ·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学科特点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地位和作用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小学高年级数学学段目标第31页
     ·小学高年级数学知识结构第31页
   ·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第31-34页
     ·数学思维的发展第31-33页
     ·数的概念的发展第33页
     ·运算能力的发展第33页
     ·空间观念的发展第33-34页
   ·小学高年级数学差生的学习特点第34页
第六章 小学高年级数学差生产生的阶段第34-37页
   ·定性研究第34页
   ·定量研究第34-36页
   ·分析结果第36-37页
第七章 小学高年级数学差生成因分析第37-42页
   ·成因分析的意义第37-38页
   ·成因分析的依据第38页
   ·成因分析结果第38-42页
     ·基础知识薄弱第39页
     ·运算技能不足第39-41页
     ·运用策略能力的缺陷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学生学习心理不良第42页
     ·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第42页
第八章 小学高年级数学差生的预防策略第42-50页
   ·加强教学针对性,预防常见学习缺陷第43-45页
     ·提出阶梯解题方法,培养思维能力第43页
     ·鼓励合理运算,提高运算正确率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注重概念教学,夯实基础知识第44-45页
   ·优化学生学习心理,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第45-47页
     ·营造平等乐学的班级氛围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,增强他们自信心第46-47页
     ·让学生有成功的机会,使他们体验学习的愉悦感第47页
     ·鼓励学生讲出思考过程,培养积极的学习习惯第47页
   ·实施多样教学方式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47-50页
     ·提出“任务检核表”,提高学生注意力第47-48页
     ·使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,增强数学的人文性第48页
     ·发现和培养数学思维的最近发展区,设计梯度习题第48-50页
附录1第50-52页
附录2第52-53页
附录3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天津市区小学科学新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
下一篇: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