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法论文--近代、现代语法论文

“复合动趋式+宾语”句式的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一、引论第10-13页
 (一) 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第10-12页
 (二) 研究范围的界定第12-13页
  1. 动趋式的范围第12页
  2.“复合动趋式+宾语”的格式第12-13页
 (三) 语言材料的范围第13页
二、“复合动趋式+宾语”句式的句法分析第13-24页
 (一) “复合动趋式+宾语”句式的形式特点第13-20页
  1. “复合动趋式+宾语”句式的基本式第13-17页
  2. “复合动趋式+宾语”句式的变体第17-20页
 (二) “复合动趋式+宾语”句式的实际组合层次及句法功能第20-24页
  1. VC_1C_2O式在现代汉语中的实际组合层次及句法功能第20-21页
  2. VC_1OC_2式在现代汉语中的实际组合层次及句法功能第21-23页
  3. VOC_1C_2式在现代汉语中的实际组合层次及句法功能第23-24页
三、“复合动趋式+宾语”句式的语义分析第24-35页
 (一) “复合动趋式+宾语”句式中动词的语义特点第24-29页
  1. 适用于这三种句式的动词第24-27页
  2. 动词在三种格式中语法意义上的差别第27-29页
 (二) “复合动趋式+宾语”句式中复合趋向动词的语义特点第29-31页
  1. 复合趋向动词与意象图式第29页
  2. 复合趋向动词的基本意义第29-31页
 (三) “复合动趋式+宾语”句式中宾语的语义特点第31-32页
  1. 宾语的[+移动]语义成分第31页
  2. 宾语的[-移动]语义成分第31-32页
 (四) “复合动趋式+宾语”句式的语义特点第32-35页
四、“复合动趋式+宾语”句式的语用分析第35-42页
 (一) 宾语的确指和非确指第35-37页
 (二) 旧信息和新信息第37-38页
 (三) 实用的句类限制第38-39页
 (四) 语境的制约第39-40页
 (五) 实际使用的频率不同第40-42页
五、四种格式的变换对比分析第42-46页
 (一) 四种格式进行变换对比分析第42-44页
 (二) “复合动趋式+宾语”句式中宾语位置的制约因素第44-46页
六、教学建议第46-52页
 (一) 初级阶段,训练学生的思维,让学生认识“复合动趋式+宾语”句第46-48页
 (二) 中级阶段,以句法教学为基础,加强语义、语用教学第48-50页
 (三) 高级阶段,通过言语情境和语篇教学,培养学生的语感第50-52页
结语第52-53页
注释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6页
致谢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蒙汉语色彩词“白”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的对比分析
下一篇:形容词做结果补语的粘着动补结构的研究及其词汇—语法教学模式的思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