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中文文摘 | 第4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14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0页 |
二、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三、研究的主要问题 | 第13页 |
四、文言文阅读能力层级式教学的阐述 | 第13-14页 |
〈一〉 文言文的范围界定 | 第13页 |
〈二〉 文言文阅读能力层级式教学的阐述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实验目标与理论依据 | 第14-17页 |
一、实验目标 | 第14-15页 |
〈一〉 基本目标 | 第14页 |
〈二〉 发展性目标 | 第14-15页 |
〈三〉 研究性目标 | 第15页 |
二、理论依据 | 第15-17页 |
〈一〉 多元智能理论 | 第15页 |
〈二〉 实证主义理论 | 第15页 |
〈三〉 混沌阅读理论 | 第15页 |
〈四〉 表现论阅读观 | 第15-16页 |
〈五〉 因材施教理论 | 第16页 |
〈六〉 考试大纲对考试能力的要求 | 第16-17页 |
第三章 实验内容 | 第17-23页 |
一、实验对象 | 第17页 |
〈一〉 实验环境 | 第17页 |
〈二〉 实验对象 | 第17页 |
二、实验内容 | 第17-20页 |
〈一〉 实验教学教材 | 第17-18页 |
〈二〉 教学模式的选择 | 第18-20页 |
〈三〉 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 | 第20页 |
三、实验的方法与措施 | 第20-21页 |
〈一〉 实验的起止时间 | 第20页 |
〈二〉 实验的模式 | 第20页 |
〈三〉 检测工具 | 第20页 |
〈四〉 统计方法的选用 | 第20-21页 |
〈五〉 自变量的操作 | 第21页 |
〈六〉 因变量的观测 | 第21页 |
〈七〉 无关变量的控制 | 第21页 |
四、实验的过程与步骤 | 第21-23页 |
〈一〉 实验前的准备阶段(2008、5--2008、9) | 第21-22页 |
〈二〉 实验探索阶段(2008、9—2009、6) | 第22页 |
〈三〉 深化和总结阶段(2009、6—2009、7) | 第22-23页 |
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3-28页 |
一、实验结果 | 第23-25页 |
〈一〉 实验前测的结果 | 第23页 |
〈二〉 阶段一测试的结果 | 第23页 |
〈三〉 阶段二测试的结果 | 第23-24页 |
〈四〉 阶段三测试的结果 | 第24页 |
〈五〉 实验后测的结果 | 第24-25页 |
二、实验结果分析 | 第25-28页 |
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| 第28-32页 |
一、关于文言文阅读能力层级式教学原则问题的讨论 | 第28-29页 |
〈一〉 自主性原则 | 第28页 |
〈二〉 多元性原则 | 第28-29页 |
二、关于文言文阅读的心理问题的探讨 | 第29-30页 |
〈一〉 缺乏文言文阅读兴趣 | 第29页 |
〈二〉 学习的逆反心理 | 第29-30页 |
〈三〉 文言文阅读习惯不良 | 第30页 |
三、实验结论 | 第30-32页 |
〈一〉 实验取得的成果 | 第30页 |
〈二〉 实验研究的不足 | 第30-31页 |
〈三〉 今后的实验设想 | 第31-32页 |
注释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5页 |
附录 | 第35-39页 |
致谢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