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新型城市建设动力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·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写作思路、研究内容和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4-17页 |
·写作思路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主要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动力相关研究 | 第17-32页 |
·创新型国家创新动力理论 | 第17-20页 |
·创新型城市创新动力理论 | 第20-23页 |
·创新型城市建设动力的文献研究 | 第23-25页 |
·创新型城市建设动力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5-26页 |
·国外有关创新型城市动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| 第25页 |
·国内有关创新型城市建设动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| 第25-26页 |
·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动力系统的研究 | 第26-27页 |
·国家创新动力系统理论 | 第26-27页 |
·区域创新动力系统理论 | 第27页 |
·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研究 | 第27-32页 |
·国内五大试点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践 | 第28-30页 |
·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基于 CGP 模型的创新型城市的系统分析 | 第32-43页 |
·创新型城市受限生成理论 | 第32-36页 |
·创新型城市受限生成一般性理论 | 第32页 |
·创新型城市系统受限生成的动态过程 | 第32-36页 |
·创新型城市系统的唯象描述 | 第36-40页 |
·经济系统 | 第37页 |
·环境文化系统 | 第37-38页 |
·空间系统 | 第38页 |
·政治体制系统 | 第38-39页 |
·城市创新系统 | 第39-40页 |
·创新型城市系统的要素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政府 | 第40页 |
·企业 | 第40-41页 |
·科研院所和大学等研究机构 | 第41-42页 |
·创新型城市系统的多要素协同 | 第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创新型城市建设动力的相关者研究 | 第43-58页 |
·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府动力分析 | 第43-53页 |
·创新型城市政府间的竞争动力 | 第43-44页 |
·创新型城市政府间的合作动力 | 第44-50页 |
·创新型城市政府动力的创新优势 | 第50-53页 |
·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企业、大学作用力分析 | 第53-56页 |
·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动力和阻力 | 第53-56页 |
·创新型城市建设动力的矢量合力模型 | 第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五章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价研究 | 第58-83页 |
·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| 第58-59页 |
·指导思想 | 第58页 |
·设计原则 | 第58-59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可操作性原则的构建 | 第59-62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程序 | 第59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| 第59-60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| 第60-62页 |
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| 第62-72页 |
·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| 第62-63页 |
·一级指标的权重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| 第63-64页 |
·二级和三级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| 第64-72页 |
·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| 第72-74页 |
·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72-73页 |
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| 第73页 |
·综合评分 | 第73-74页 |
·国内主要创新型城市的动力综合评价 | 第74-82页 |
·评价样本集的选取 | 第74页 |
·样本数据处理及计分排名 | 第74-8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第六章 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证研究 | 第83-107页 |
·南京市创新型城市建设 | 第83-84页 |
·建设城市创新体系的南京模式 | 第84-92页 |
·着手完善南京城市创新体系 | 第84-86页 |
·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预测 | 第86-92页 |
·南京周边的军民两用航空技术转移 | 第92-94页 |
·南京市军民两用航空技术转移的制约因素 | 第94-99页 |
·研究样本及设计 | 第94-95页 |
·研究结果 | 第95-98页 |
·结语 | 第98-99页 |
·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展航空产业的战略 | 第99-106页 |
·政府统筹规划 | 第99-100页 |
·军民结合,互补协同 | 第100页 |
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| 第100-102页 |
·强化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| 第102-104页 |
·发挥知识密集单位的创新作用 | 第104-10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6-107页 |
第七章 总结 | 第107-10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9-117页 |
致谢 | 第117-118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1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