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6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5-17页 |
·国外研究背景 | 第15-16页 |
·国内研究背景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7-19页 |
·相关概念解释 | 第19-22页 |
·有关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几个概念 | 第19-21页 |
·有关绩效评价的几个概念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方法、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 | 第22-26页 |
第二章 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| 第26-34页 |
·国外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| 第26-29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26-29页 |
·研究综述 | 第29页 |
·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| 第29-34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29-32页 |
·研究述评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的生成机制研究 | 第34-45页 |
·科技企业孵化器内涵与非营利特征分析 | 第34-37页 |
·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的特殊性 | 第37-39页 |
·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的合法性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与适用性 | 第40-45页 |
·超产权理论与适用性分析 | 第41页 |
·委托一代理理论与适用性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资源依赖理论与适用性分析 | 第42页 |
·利益相关者理论与适用性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制度经济学理论与适用性分析 | 第43页 |
·顾客满意度理论与适用性分析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要素研究 | 第45-63页 |
·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影响要素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| 第45-52页 |
·研究取样 | 第45-46页 |
·调研过程和方法 | 第46-47页 |
·绩效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| 第47-51页 |
·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要素模型构建 | 第52-53页 |
·绩效评价要素模型的假设前提 | 第52页 |
·基于PCA 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要素模型 | 第52-53页 |
·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要素分析 | 第53-63页 |
·政治绩效评价要素分析 | 第53-55页 |
·过程绩效评价要素分析 | 第55-56页 |
·财务绩效评价要素分析 | 第56-59页 |
·服务绩效评价要素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社会绩效评价要素分析 | 第60-63页 |
第五章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63-72页 |
·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标准 | 第63-64页 |
·从科技企业孵化器本身看 | 第63页 |
·从评价者角度看 | 第63-64页 |
·从绩效评价本身看 | 第64页 |
·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| 第64-65页 |
·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65-67页 |
·科技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67-72页 |
·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67-68页 |
·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68-72页 |
第六章 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的灰色决策模型 | 第72-79页 |
·灰色决策理论概述 | 第72-74页 |
·灰色系统理论简述 | 第72页 |
·灰色单目标化局势决策法在绩效评价中的运用原理 | 第72-74页 |
·灰色决策法在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| 第74-79页 |
·建立评价指标集和评价效果样本矩阵 | 第74-76页 |
·确定灰色评价矩阵 | 第76-77页 |
·多层次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77页 |
·计算综合效果测度矩阵并评判 | 第77-79页 |
第七章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——以江苏省为例 | 第79-96页 |
·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状况概述 | 第79-81页 |
·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宏观背景 | 第79页 |
·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与发展的现状 | 第79-81页 |
·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 | 第81-85页 |
·研究样本选择的依据和确定 | 第81-82页 |
·各样本指标数据的获取 | 第82-84页 |
·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的综合效度测算 | 第84-85页 |
·绩效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| 第85-92页 |
·总体水平比较分析 | 第85-86页 |
·科技企业孵化器分类比较分析 | 第86-88页 |
·自身比较分析 | 第88-92页 |
·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综合评价 | 第92-96页 |
·总体上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的评价 | 第92页 |
·科技企业孵化器二级绩效的等级区分与评价 | 第92-93页 |
·不同类型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优劣势综合评价 | 第93-95页 |
·科技企业孵化器个体薄弱环节的分析 | 第95-96页 |
第八章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提升策略研究 | 第96-105页 |
·制度创新组织内外部环境——制度是基石 | 第96-99页 |
·科技企业孵化器制度变迁的瓶颈约束 | 第96-97页 |
·科技企业孵化器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 | 第97-98页 |
·科技企业孵化器制度创新的途径 | 第98-99页 |
·有效提升孵化器的整体绩效——内容是关键 | 第99-102页 |
·提高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政治绩效 | 第99页 |
·重构适合国情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模式 | 第99-100页 |
·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化运作水准 | 第100-101页 |
·加强自身评估能力建设 | 第101-102页 |
·重视并加强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社会绩效的评价 | 第102页 |
·科学的评价方法是绩效提升的保证 | 第102-105页 |
·系统集成多种评价方法 | 第102-103页 |
·完善孵化器绩效的第三方评价机制 | 第103页 |
·强化绩效评价过程本身的科学性 | 第103-105页 |
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05-108页 |
·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| 第105-106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06-10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8-115页 |
致谢 | 第115-116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16-117页 |
附录 博士期间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与取得的成果 | 第117-1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