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8-23页 |
1.1 正念研究概述 | 第8-19页 |
1.1.1 正念的概念 | 第8-9页 |
1.1.2 正念的生理机制 | 第9-11页 |
1.1.3 正念的心理机制 | 第11-13页 |
1.1.4 正念对觉知注意以及情绪和情绪调节的作用机制 | 第13-14页 |
1.1.5 正念训练方式以及主要技术 | 第14-17页 |
1.1.6 正念水平和测量 | 第17-19页 |
1.2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概述 | 第19-21页 |
1.2.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| 第19页 |
1.2.2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 | 第19-20页 |
1.2.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| 第20-21页 |
1.2.4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| 第21页 |
1.3 正念训练与注意觉知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| 第21-23页 |
1.3.1 正念训练对大学生注意觉知的影响 | 第21页 |
1.3.2 正念训练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| 第21-23页 |
2 问题提出 | 第23-25页 |
2.1 研究问题的提出 | 第23页 |
2.2 研究思路 | 第23页 |
2.3 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2.4 研究意义 | 第24页 |
2.5 研究假设 | 第24-25页 |
3 研究方法 | 第25-30页 |
3.1 研究对象 | 第25页 |
3.2 研究工具 | 第25页 |
3.2.1 正念训练参加者个人情况调查表 | 第25页 |
3.2.2 正念注意觉知量表(MAAS) | 第25页 |
3.2.3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 | 第25页 |
3.3 研究程序 | 第25-26页 |
3.4 正念训练方案 | 第26-30页 |
4 结果分析 | 第30-42页 |
4.1 对照组与实验组前测比较 | 第30-38页 |
4.1.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统计 | 第30-35页 |
4.1.2 正念注意觉知量表统计比较 | 第35-38页 |
4.2 实验组被试主观报告 | 第38-42页 |
5 讨论 | 第42-45页 |
5.1 正念训练干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结果讨论 | 第42-43页 |
5.2 正念训练对大学生正念水平的干预效果 | 第43-45页 |
6 结论 | 第45-46页 |
7 不足与展望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3页 |
后记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