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2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9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21-22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22-25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·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23页 |
·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高速公路限速理论分析 | 第25-36页 |
·与速度相关的概念 | 第25-27页 |
·设计速度(design speed) | 第25页 |
·运行速度(operating speed) | 第25-26页 |
·限制速度(limited speed) | 第26页 |
·期望速度(expectation speed) | 第26页 |
·平均速度(average speed) | 第26页 |
·速度差(speed variance) | 第26-27页 |
·设计速度、期望速度、运行速度与限制速度的关系 | 第27-29页 |
·设计速度与限制速度 | 第27页 |
·期望速度与限制速度 | 第27-28页 |
·运行速度与限制速度 | 第28-29页 |
·限速依据分析 | 第29-34页 |
·速度与安全 | 第29-32页 |
·限速对速度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限速与安全 | 第33-34页 |
·限速依据的选择 | 第34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道路供给临界速度与限速路段的初步划分 | 第36-59页 |
·道路供给临界速度的概念 | 第36页 |
·道路供给临界速度与设计速度、运行速度的关系 | 第36-37页 |
·道路供给临界速度的影响因素 | 第37-39页 |
·道路供给临界速度计算模型 | 第39-49页 |
·道路线形的组合形式 | 第39页 |
·理想条件 | 第39页 |
·直坡路段的道路供给临界速度 | 第39-43页 |
·竖曲线路段(第2、3种线形组合形式)道路供给临界速度 | 第43-47页 |
·弯坡路段(第4种线形组合形式) | 第47-48页 |
·组合路段(第5、6种线形组合形式) | 第48页 |
·道路横断面对速度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基于道路供给临界速度的限速路段的初步划分 | 第49-58页 |
·影响限速路段划分因素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限速路段长度标准研究 | 第50-55页 |
·基于道路供给临界速度的限速路段初步划分 | 第55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四章 高速公路限速值的确定 | 第59-80页 |
·确定限速值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道路的等级与功能 | 第59页 |
·道路条件 | 第59页 |
·交通条件 | 第59页 |
·车辆性能 | 第59-60页 |
·驾驶员 | 第60页 |
·特殊路段和路侧环境 | 第60页 |
·天气和时段 | 第60页 |
·法律、政策 | 第60页 |
·最高限制速度方法的提出 | 第60-62页 |
·高速公路限速设置的原则 | 第60-61页 |
·最高限制速度的确定方法 | 第61-62页 |
·基于道路运行速度的可能限速值 | 第62-67页 |
·运行速度的预测方法 | 第62页 |
·运行速度(V_(85))的测算 | 第62-65页 |
·运行速度预测计算程序 | 第65-66页 |
·基于运行速度的最高可能限速值确定 | 第66-67页 |
·基于TOPSIS的最高限速初始值的确定 | 第67-77页 |
·可能限速值的属性确定 | 第67-70页 |
·路段期望速度的确定 | 第70-74页 |
·TOPSIS法实施步骤 | 第74-77页 |
·限速路段及最高限速值的确定 | 第77-78页 |
·限速路段的合并 | 第77页 |
·限速值的核查与协调 | 第77-78页 |
·高速公路最低限速值的确定 | 第78-7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五章 局部特殊路段限速研究 | 第80-93页 |
·高速公路隧道路段限速 | 第80-89页 |
·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特点 | 第80-82页 |
·高速公路隧道路段运行速度分析 | 第82-85页 |
·高速公路隧道段限速方法 | 第85页 |
·隧道限速段长度的确定 | 第85-86页 |
·隧道限速值的确定 | 第86-89页 |
·长大下坡路段限速研究 | 第89-92页 |
·长大下坡的界定 | 第89页 |
·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对交通安全分析 | 第89-90页 |
·连续长大下坡路段限速 | 第90-9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第六章 蓝商高速公路限速应用 | 第93-108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93页 |
·限速方法分析 | 第93-97页 |
·全线统一限速 | 第93-94页 |
·特殊点段局部限速 | 第94页 |
·分路段限速 | 第94页 |
·分车道限速 | 第94-95页 |
·分车型限速 | 第95-96页 |
·其它限速方法 | 第96-97页 |
·限速路段的划分 | 第97-101页 |
·限速路段内限速值的确定 | 第101-104页 |
·限速路段的运行速度与期望速度 | 第101-102页 |
·基于TOPSIS的最高限速值的确定 | 第102-103页 |
·特殊路段限速值确定 | 第103页 |
·限速路段及限速值的确定 | 第103-104页 |
·限速措施 | 第104-108页 |
·限速标志的设置 | 第104-105页 |
·减速振动标线的设置 | 第105-106页 |
·雷达测速设置 | 第106-108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08-110页 |
·主要研究结论 | 第108-109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109页 |
·建议与展望 | 第109-11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0-11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14-115页 |
致谢 | 第11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