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--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

普通高中教师如何做课堂教学研究--专业听评课的视角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一、绪论第18-31页
    (一)问题提出第18-24页
    (二)研究的问题第24页
    (三)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4-26页
    (四)核心概念界定第26-31页
二、文献综述第31-56页
    (一)“教师成为研究者”的相关研究及综述第31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关于“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可能性和必要性”的研究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关于“教师成为研究者存在的问题与障碍”的研究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关于“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定位”的研究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关于“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方式与策略”的研究第38-40页
    (二)“课堂教学研究”的相关研究及综述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关于“课堂教学研究主体”的研究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关于“课堂教学研究视角”的研究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关于“课堂教学研究内容”的研究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关于“课堂教学研究范式与方法”的研究第43-45页
    (三)“听评课”的相关研究及综述第45-55页
        1.关于“听评课内涵”的研究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关于“听评课意义与价值”的研究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关于“听评课类型与视角”的研究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关于“听评课内容与标准”的研究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关于“听评课模式与路径”的研究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关于“听评课策略与方法”的研究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7.关于“听评课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”的研究第51-55页
    (四)文献综述对本研究的启示第55-56页
三、理论基础第56-70页
    (一)作为结构的理论——库恩范式理论第57-63页
        1.库恩范式理论的基本内容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2.库恩范式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第58-63页
    (二)听评课范式的结构与要素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1.听评课范式的结构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2.听评课范式的要素第65-66页
    (三)两种听评课范式的分析与比较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1.以管理评价教师为取向的传统听评课范式——价值评判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2.以研究课堂教学为取向的专业听评课范式——问题导向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两种听评课范式的比较第68-70页
四、研究设计与实施第70-92页
    (一)研究的整体思路第70-71页
    (二)研究范式第71-73页
    (三)研究方法第73-77页
        1.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2.研究的具体方法第75-77页
    (四)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确定第77-81页
        1.问卷调查对象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2.访谈对象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个案研究对象第80-81页
    (五)研究工具的研制第81-85页
        1.量化研究工具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2.质性研究工具第84-85页
    (六)研究实施的过程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1.如何进入研究场域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2.如何收集研究资料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3.如何整理分析研究资料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如何开展行动研究第88页
    (七)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第88-92页
        1.量化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2.质性研究的效度第90-92页
五、教师通过听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现实考察第92-147页
    (一)教师通过听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现状剖析第92-127页
        1.听评课活动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水平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2.听评课活动现状的差异描述第93-106页
        3.听评课活动现状的差异检验第106-125页
        4.总体结果第125-127页
    (二)教师通过听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问题反思第127-147页
        1.教师因素第127-139页
        2.学校因素第139-147页
六、教师通过听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实践探索第147-198页
    (一)基于Y中学的实践案例:《盐类的水解》课堂教学研究第148-177页
        1.背景与问题第148-149页
        2.准备与计划第149-157页
        3.实施与行动第157-175页
        4.评价与反思第175-177页
    (二)基于S中学的实践案例:《化学键》课堂教学研究第177-198页
        1.背景与问题第177-179页
        2.准备与计划第179-181页
        3.实施与行动第181-196页
        4.评价与反思第196-198页
七、教师通过听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理论建构第198-223页
    (一)教师通过听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本质内涵第198-203页
        1.教师通过听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是一种反思活动第199-200页
        2.教师通过听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是一种探究活动第200-201页
        3.教师通过听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是一种学习活动第201页
        4.教师通过听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是一种行动研究第201-202页
        5.教师通过听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是认识提高的过程第202-203页
    (二)教师通过听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特征第203-206页
        1.意识性与常态性第203页
        2.自主性与合作性第203-204页
        3.实践性与理论性第204-205页
        4.客观性与主观性第205-206页
        5.微观性与持续性第206页
    (三)教师通过听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第206-210页
        1.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第207页
        2.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根本第207页
        3.以教师自我反思为基础第207-208页
        4.以教师同伴互助为形式第208页
        5.以专业引领为依托第208-209页
        6.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旨归第209-210页
    (四)教师通过听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第210-213页
        1.教学现象第210-211页
        2.教学问题第211-213页
    (五)教师通过听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路径第213-214页
        1.自下而上的归纳式路径第213页
        2.自上而下的演绎式路径第213-214页
    (六)教师通过听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模式第214-223页
        1.基于教师个性化问题研究的模式第215-219页
        2.基于教师共性化问题研究的模式第219-223页
八、教师通过听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实施对策第223-235页
    (一)学校层面第223-230页
        1.重建专业的听评课制度第223-225页
        2.培育专业的研究性文化第225-227页
        3.组建专业的研究共同体第227-229页
        4.创建课堂教学研究的客观条件第229-230页
    (二)教师层面第230-235页
        1.转变传统听评课的观念第230-231页
        2.培养课堂教学研究的意识第231-233页
        3.提升课堂教学研究的能力第233-235页
结语第235-236页
参考文献第236-243页
附录第243-248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第248-249页
后记第249-250页

论文共2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身体哲学视阈下音乐教育价值观变革研究
下一篇:立足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“四元多维”模式研究